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常规MRI,综合口服对比剂后前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00%及95.4%.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胰胆管的显像效果,综合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对胆胰系统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在低场MRI中的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临床证实为不典型肝脓肿的MRI表现。结果①所有病灶均位于肝脏边缘部分;②楔形征像;③在增强扫描的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分别依次出现楔形强化、分隔状强化和延迟强化、“花瓣”征。结论上述征象为不典型肝脓肿在低场MRI中的特征表现。T2WI脂肪抑制序列和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于肝硬化退变结节以及小肝癌诊断、见表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例共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以及15例共26个小肝癌(SHCC)患者的MRI图像作为研究资料,对33例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8例24个DN患者中,4个在同反相位T1WI上呈现等信号,比例是16.67%,其余20个呈稍高信号,比例为83.33%;在15例26个SHCC患者中,6个(23.08%)在同相位T1WI上呈稍高信号,另有20个(76.92%)在同、反相位Tl 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DN组患者的24个结节均呈现低信号,而SHCC组的26个结节中,24个呈现不均匀等信号、稍高信号或高信号,所占比例是92.31%,仅2个在T2WI上呈现低信号,比例为7.69%。在Gd-DTPA动态增强扫描中,发现DN组中14例患者的15个DN是呈缓升速降型的,比例为93.33%,其中13个DN可发现不规则网状纤维隔强化,比例86.67%,仅1个DN呈假包膜样强化;SHCC组中14例患者24个SHCC是呈速升速降型的,比例为92.31%,其中包膜强化有17个,比例为70.83%。结论高场强的MRI能够有效的凸显肝硬化患者退变结节和早期小肝癌的相关特征,从而做出诊断和见表诊断,帮助临床提高诊断率,从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44岁.突发右下腹剧烈疼痛伴多次呕吐就诊.体检:T 37.6℃,P 97次/min,R21次/min,BP 128/80 mmHg,WBC 6.7 × 10~9/L,RBC 3.7 × 10~(12)/L,Hb 10.7g/L.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FAC)在低场磁共振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FAC前后MRCP,由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2组MRCP图像质量作出评价,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口服FAC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作自身的对照研究.结果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结合常规MRI,口服对比剂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应用计数资料配对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2组定位、定性χ2值分别为5.31(P<0.05)、4.03(P<0.05),差异均具显著意义.结论口服FAC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突出胰胆管的显像效果,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PCC)低场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MRI表现.结果 病灶及病变部位显示清晰.2例表现为不规则形态肿块伴周边胆管轻度扩张;9例表现为胆管不规则增粗,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扫描,7例可见早期边缘强化,4例未见明确异常强化;延迟后扫描,11例均见向心性延迟强化.结论 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的低场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肝内周围性胆管细胞癌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CT和MRI影像表现,并就二者的优劣进行比较,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14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CT和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NF-2型患者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伴或不伴胶质瘤、脑膜瘤及脊膜瘤。NF-1型患者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胶质瘤。CT图像中,双侧听神经瘤表现为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多发脑膜瘤表现为等或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明显强化。胶质瘤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不均匀性强化。MRI图像中,双侧听神经瘤,呈等长T1、等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脑膜瘤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明显强化,胶质瘤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不均匀强化。结论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颅脑和脊柱有特征性的CT、MRI表现,其中MRI技术能够全面准确显示病灶的分布、大小、形态和信号特征以及其与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脊椎转移瘤为临床常见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7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拟探讨MRI在诊断脊椎转移瘤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隐性骨折是指常规X线平片不能发现而实际却存在的骨折,常见于膝关节、脊椎、髋关节等部位,其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和核素骨显像,其中MRI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隐性骨折的最佳方法[1].现收集本院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17例脊椎隐性骨折病例,分析MRI征像,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1 一般资料 1.1 患者 女,44岁.突发右下腹剧烈疼痛伴多次呕吐就诊.体检:T37.6℃,P97次/min,R21次/min,BP 128/80 mmHg,WBC 6.7×109/L,RBC 3.7×1012/L,Hb 10.7/L.心肺(一),腹部稍膨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