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临床研究主要是为了观察传统X线片影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本试验的研究方法是收集2019年2月01日-2020年2月29日在我院骨科就诊的150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X线检查,研究分析传统X线对肋骨骨折诊断的确诊率和误诊率。结果:本研究结果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显示X线对肋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均能有效的进行检测,对患者的病情诊断较为准确,为医生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矫形外科水平的不断提高,负重骨骼脊柱的严重畸形已经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恢复正常的生理形态.反映生物力学变化的立位影像是矫形治疗首选的检查;而其局部的形态和结构也有助于术者对矫形材料固定部位的选择,以及结构重建稳定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分析15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并获取手术标本的MR图像,对照图像切面对6例肿瘤手术标本进行组织大切片,使病理切片与MR图像保持一致,对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和毛细血管染色.结果 单发性病变14例,分别发生于髋部4例,腹壁3例,腋窝2例及肢体5例.多发病灶1例发生于髋部及肢体.肿瘤沿着肌肉长轴生长.病灶边界不清(5/15),病灶部分边缘呈爪状生长(9/15),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略不均匀,内见星芒状、条索状低信号(15/15),无坏死及出血,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镜下见肿瘤由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不同区域的成分比例不同.密集细胞区域信号较高,而胶原纤维区域为低信号.肿瘤内见较多血管壁完整的毛细血管.结论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反映侵袭性纤维瘤病的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检查对负重骨骼矫形、人工膝关节、髋关节置换及新骨植入术等治疗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1]。故拍摄一张好的全下肢X线平片非常重要。2011年,本院引进一台GE公司生产的D8000 DR X线机及后处理工作站,它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拥有图像拼接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作者回顾性分析本DR(Digital Radiography,数字化X线摄影)机与之前岛津CR(Computed 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摄影)[2]机所摄全下肢拼接图像的质量、拍摄速度、拼接效果等,探讨DR在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中的优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E-MRA成像技术在磁共振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 TX双射频源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和NV-16头颈联合线圈,对92例临床怀疑有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成像,对比研究得到的图像.结果 3D-TOF-MRA检查中,图像Ⅰ级62例,占67.4%;Ⅱ级16例,占17.4%;Ⅲ级14例,占15.2%.CE-MRA检查中,图像Ⅰ级83例,占90.2%;Ⅱ级4例,占4.3%;Ⅲ级5例,占5.4%.CE MRA相比3D-TOF-MRA,得到的Ⅰ级图像增加了21例,增加了33.8%;得到的Ⅱ级图像减少12例,减少了75%;得到的Ⅲ级图像减少了9例,减少了64.3%.结论 CE-MRA技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在磁共振颈部血管成像中具有明显优势,可常规用于颈部血管病变的磁共振成像中.  相似文献   
6.
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LCD)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胸腹部LCD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3例,女9例,胸、腹部各6例.结果: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11例,浆细胞型1例.10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胸、腹部各5例,CT平扫示病灶呈等或略低密度,2例密度均匀一致,7例病灶内见裂隙状、小片状非坏死性低密度影,4例病灶内或边缘见簇状、点状、小片状或中央放射状钙化,1例见多发囊变.胸、腹部各有1例伴有纵隔及后腹膜多发小淋巴结,且腹部病例伴有肝脾肿大.另有1例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胸部LCD动脉期平均强化幅度90~130HU;腹部LCD动脉期平均强化幅度50~80HU,其中1例静脉期强化程度最高,余腹部病例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胸、腹部各1例,病灶呈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T2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结论:LCD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提示该病可能,确诊依赖于手术和病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脊柱MR成像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和全神经系统组合线圈,对230例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进行全脊柱MR扫描,分析研究MR图像。结果全脊柱MR分段图像对接良好,准确显示全脊柱解剖形态。230例脊柱侧弯患者中特发性脊柱侧弯151例,椎管内肿瘤3例,椎体及椎旁肿瘤5例,半椎体及蝴蝶椎畸形38例,Chiari畸形20例,脊髓栓系及脊髓纵裂9例。结论全脊柱MRI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动移床扫描技术在全下肢弥漫性病变MRI中的应用优势。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1.5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体部正交线圈,XL-16-Torso线圈,自动移床扫描技术,Compose成像拼接软件,对6例弥漫性病变患者进行从骨盆至脚踝的全下肢成像。分析研究所得图像,成像技术等。结果得到的全下肢冠状位、矢状位拼接图像清晰、细腻,四段图像拼接良好,无明显拼接痕迹,能够完整显示弥漫性下肢病变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6例病例中,有线粒体脑肌病3例,多发性肌炎1例,左下肢弥漫陛血管瘤1例,肌肉脂肪变1例。结论利用自动移床扫描技术、Compose成像拼接软件进行全下肢MRI,能够准确定位,一次全面的扫描全部病变,对下肢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52名活体亲属供肝者术前均行MSCT扫描,前22名接受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肝静脉期3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4ml/s,总量100ml,管电压140kV),后30名也接受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肝静脉期3期增强扫描,但注射方式改变(第一期对比剂注射流率4ml/s,总量70ml,第二期对比剂注射流率2ml/s,总量30ml,管电压120kV).所有图像最终都经手术术中所见对照,评价MSCT在评估供肝血管,肝实质情况的价值.对2组不同扫描参数的三维(3D)重组图像质量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对两组不同扫描参数的总照射剂量采用t检验.结果 CT血管成像对供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肝脏的容积的显示与术中一致.2组三维(3D)血管重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Z =-0.062,P=0.951),两组不同扫描参数的总照射剂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 =9.06,P=0.000).结论 MSCT可以直观、准确地评价活体供肝者的血管、体积以及实质病变的情况,在活体供肝术前综合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软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LM)患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和头颅外周脑脊液体积/全脑容积(peripheral cerebrospinal fluid volume/intracranial volume,PCSFV/ICV)比值与脑脊液压力(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CSFP)的相关性,评估ONSD和PCSFV/ICV联合诊断CSFP升高的准确性。方法:共收集63例NSCLC-LM患者,所有患者同时进行视神经和颅脑 MR 扫描,测量双眼ONSD、颅脑PCSFV和ICV。随后对所有患者行腰椎穿刺测量CSFP,并定期进行鞘内化疗。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分析CSFP 与MR 表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ONSD 和 PCSFV/ICV联合诊断CSFP升高的准确性。结果:所有NSCLC-LM患者双眼平均ONSD与CSFP呈正相关(r=0.567,P < 0.001), PCSFV/ICV 与 CSFP 呈负相关(r=-0.365,P=0.003)。ROC 曲线分析显示 ONSD、PCSFV/ICV 及 ONSD 联合 PCSFV/ICV 诊断颅内高压(CSFP>15 mmHg)的性能分别为0.81(95%CI:0.71~0.91)、0.76(95%CI:0.64~0.89)和0.91(95%CI:0.84~0.99)。ONSD、 PCSFV/ICV 及 ONSD 联合 PCSFV/ICV 诊断颅内高压(CSFP>20 mmHg)的性能分别为 0.70(95%CI:0.58~0.82)、0.72(95%CI: 0.57~0.88)和0.81(95%CI:0.70~0.93)。结论:经MR测量ONSD和PCSFV/ICV可以评估NSCLC-LM患者CSFP的变化,二者联合能够提高诊断颅内高压的准确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