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4.5%井铜水剂的亚急性经口毒性效应 ,同时确定亚急性无作用剂量 ,为亚慢性或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定依据及观测指标。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48只 ,随机分为高、中、低、对照4个组 ,连续灌胃14天 ,试验结束时 ,从股动脉放血处死 ,观测相关指标。结果检样对大鼠的体重增长有抑制作用 ,使大鼠的血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使大鼠AST活力明显升高、CRE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极显著性差异 (P<0.01) ,且呈剂量 -反应关系。结论4.5 %井铜水剂为低毒类农药 ,其亚急性无作用剂量<1100mg/kg。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刺激性较强的化学农药对动物眼刺激后症状特征及其转归.方法:选取6种预试验中眼刺激症状较重的农药分为6组,每组大白兔4只,直接将受试物滴入眼内后观察滴眼后1 h至21 d眼刺激症状.结果:滴眼1 h时可出现眼结膜充血、水肿,第1天时可出现虹膜充血、角膜混浊,角膜血管翳及角膜白斑发生在第2周以后.结论:角膜混浊程度较重时,易致眼刺激症状加重,出现角膜血管翳、角膜白斑、甚至角膜穿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下染铅大鼠血铅、尿铅的时间变化效应,探讨通过腹腔注射染毒复制预防性排铅大鼠模型的适宜剂量。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乙酸铅溶液0.3ml/100g(剂量分别为每毫升溶液中含Pb^2+0、11、546、1092μg),隔天注射1次,共7次。观察大鼠的中毒症状,每周末称体重,在染铅期间和停止染铅后定期检测大鼠血铅和尿铅含量。结果染铅1周后,3个剂量组血铅含量明显升高,中、高剂量组尿铅排出量迅速增加并达到高峰;停止染铅后,低剂量组血铅迅速降低,而中、高剂量组血铅仍处于较高的水中并持续到实验结束,尿铅排出量逐渐下降,到停铅5周时降到对照组的水平。结论过高剂量染铅使铅在体内蓄积,尿铅排出持续时间长,影响排铅制剂的排铅效果观察。建议以每毫升含546μgPb^2+为染毒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4.
氯气接触者鼻灌洗液某些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灌(NAL)认中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探讨氯气对上呼吸道损害的机制,以及NAL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名工人接触氯气前,接触氯气4周后鼻灌洗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H),维生素C的含量及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接触氯气后,鼻灌洗液中NO及GSH含量显著升高,未发现MDA,SOD,维生素C浓度有显著性改变。结论 氧化及抗氧化平衡状态的改变在氯气损害呼吸道的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鼻灌洗方法简便,无创伤,可重复检查,适宜于职业医学现场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铅镉铝砷苯及X射线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特征性改变,为预测相关职业性肿瘤或癌前突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作业人群及正常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染毒培养72h,观察染色体畸变类型及其特征。结果:单因素镉污染接触人群及实验室条件下对淋巴细胞进行高浓度铅镉染毒时染色单体互换畸变细胞率为0%,染砷浓度≤0.1mg/L时未发生染色单体互换,染砷浓度达0.2~0.4mg/L时,染色单体互换畸变细胞率为1.24%,单因素镉及放射作业人员外周血分别与不同浓度含砷液作用时发现有染色单体互换,且染砷致染色单体互换畸变发生的浓度低于单一性染砷时的浓度。结论:染色单体互换畸变细胞率的增加与接触因素砷及砷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0.41%高效氟氯氰菊酯.氯氟醚菊酯.右旋胺菊酯杀虫气雾剂用蒸馏水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4%、10%、5%溶液,雾化气体输入染毒柜进行动式吸入染毒,进行21 d的亚急性吸入毒性实验。观察染毒后动物的一般表现、体重,测定血细胞指标(WBC、RBC、HGB)、血液生化指标(ALT、AST、Cr、BUN、ChE)、脏器系数并进行大体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高浓度组动物染毒后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肝组织有轻微的病理改变,而中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动物染毒后无明显变化。SD大鼠的21 d亚急性吸入最小作用浓度(LOEC)为2 245 mg/m3(4 h/d),最大无作用浓度(NOEC)为1 297 mg/m3(4h/d)。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剂量条件下,亚急性染砷大鼠机体的变化。方法选用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染砷组和对照组,染砷组腹腔注射亚砷酸钠溶液(2mg/kg.BW),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蒸馏水。观察大鼠的中毒症状,每周末称体重,在结束染砷时检测大鼠血砷含量,测定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氮(BUN)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学检查,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染砷组血砷明显升高,ALT下降,Hb、Cr、BUN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脏器组织学无异常改变。结论该剂量条件下的亚急性染砷,大鼠机体的损害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9.
铅中毒动物模型制备及排铅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两种排铅配方对铅中毒模型动物进行排铅处理,观察排铅效果与铅中毒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方法复制铅中毒模型,用两种排铅制剂对模型大鼠动物进行试验.结果:铅中毒模型中血铅水平的高低与排铅试验中尿铅排除量及排铅时间长短有关,过度铅吸收停铅后的排铅时间长,体内铅蓄积性高,对排铅制剂的排铅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有效控制铅中毒模型,对了解不同接铅水平机体的尿铅排除规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职业有害因素铅、砷、苯等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采集正常人外周血进行染毒试验,分析染色体畸变细胞率。结果 高浓度染铅与染砷,其染色体畸变类型有明显差异。结论 染色体畸变类型的改变与接毒因素及接毒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