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合欢花黄酮浸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合欢花黄酮得率的影响,对浸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合欢花黄酮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时间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70℃,合欢花黄酮得率为2.31%。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国老年医学方面的信息 ,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 ,掌握其发展动向 ;同时使图书信息部门 (资料室 )在选购这方面的文献时 ,既不减少有效情报信息 ,又能尽量节约经费 ,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我国老年医学期刊文献作了初步调查 ,从中找出该学科领域主要期刊 ,即核心期刊 ,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图书信息部门考阅。1 文献来源和统计方法本文统计的期刊文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编辑出版的《中国医学文献老年医学》(简称文摘 ) ,该刊为我国老年医学界权威性的…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TV-CDE)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其异位囊肿大小、血流显示率及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TV-CDE对2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异位囊肿大小、血流显示率及子宫动脉的血流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3个月异位囊肿缩小35.1%(P<0.01),6个月后缩小60.4%(P<0.01),囊肿的血流显示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78.8%和54.5%,差异显著(P<0.05)。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在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V-CDE能为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将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s)重编程为化学诱导神经前体细胞(ciNPCs)。方法 HEFs重编程为ciNPCs涉及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小分子组合诱导阶段,常氧条件下,将HEFs在含有小分子化合物组合VCR(VPA,CHIR99021,Repsox)的KSR培养基中培养15 d,HEFs形态发生变化,形成致密细胞集落。第2阶段是特异性诱导ciNPCs,将形成的细胞集落胰酶消化后,低粘附板中悬浮培养,可以形成ciNPCs神经球。采用CM-DiI染料标记P3代ciNPCs,并将其移植于6-OHDA法制作的帕金森大鼠模型右脑内侧前脑束(MFB)区,检测ciNPCs在PD大鼠脑内微环境中的存活、迁移以及分化状况。结果 VCR组合诱导10 d细胞开始出现明显的聚集趋势,15 d时,形成致密的细胞集落。单层培养1×105/孔中大约形成40个克隆,且AP染色呈阳性。将细胞集落消化后,低粘附板中悬浮培养培养2 d,可见大量神经球形成,即为第1代ciNPCs(P1代)。ciNPC高表达神经前体细胞(NPCs)特异性标记物(Nestin、Pax6和Sox2),经体外神经特异性诱导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剂量复方尼尔雌醇片(尼尔雌醇0.5 mg/片,左炔诺酮0.15 mg/片)和替勃龙治疗对老年女性生命质量(QOL)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45例患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随机分为3组:复方尼尔雌醇组(0.5片/次,1次/w,52例),替勃龙组(1.25 mg/次,隔日1次,53例),安慰剂组(40例),均干预治疗1年.用SF-36量表在基线、治疗0.5、1年时测量患者QOL;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值;用红外线扫描及B超监测乳腺,用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对象以日记方式记录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情况.结果 ①对同一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差值进行比较,显示复方尼尔雌醇组和替勃龙组,△T0.5年-0、△T1年-0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和精力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异,二治疗组间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时间点患者QOL差异显著(F=5.78,P<0.001);3个治疗方案间患者QOL差异有显著性(F=3.92,P<0.05).②各组治疗前后FBS、TG、TC、LDL均无差异(P>0.05);复方尼尔雌醇组、替勃龙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DL显著上升(P<0.05);替勃龙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RP显著下降(P<0.05).③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和乳腺体层厚度的变化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复方尼尔雌醇或替勃龙替代治疗1年均能有效改善老年女性患者QOL,同时未损害糖脂代谢,也未发现子宫内膜和乳腺病变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部队离休患病老年患者抑郁心理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翼  封颖璐 《中国康复》2009,24(5):331-333
目的:评价部队离休患病老年患者的抑郁心理发生情况,探讨罹患不同疾病与抑郁心理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驻沪及青岛某部离休患病老年患者6635例(疾病组)及离休健康老年志愿者120例(健康组)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及测评,并对疾病组中各单病种与抑郁心理发生率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患者GDS平均分值明显升高(5.69±1.54与9.12±2.23,P〈O.05),但仍在正常范围(GDS〈11分)。单病种抑郁状态发生率以老年白内障(19.2%)、脑卒中(19.1%)、恶性肿瘤(18.9%)居前3位。结论:部队离休且患有不同疾病的老年患者,GDS评分分值偏高,具有较高的抑郁心理发生率,可能影响部队离休患病老年患者的康复及治疗,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及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老年抑郁症(geriatric depression,GD)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疾病。它损害患者整体功能(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自杀的危险性较高。因此,及时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老年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卓菲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卓菲(仿制利培酮)和维思通(原研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和对照的方法,治疗周期为8周。两组各40例患者,其中卓菲组36例,维思通组34例纳入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其减分率和总体临床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I)来评定疗效,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RSESE)及查生命体征、血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等来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下降,卓菲组总有效率为86.1%,维思通组总有效率为89.2%,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相似,症状程度均较轻,以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为主,卓菲组为25.0%,维思通组为23.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卓菲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与维思通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冠心病(CHD)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24例CH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早顿服阿司匹林50 mg,Ⅱ组早顿服阿司匹林150 mg;健康体检32例作为对照组早顿服安慰剂.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组受试者用药前及用药4周、6周、8周后血浆CRP浓度.结果CHD病人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Ⅰ组治疗4周、6周、8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CRP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治疗4周、6周、8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CRP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CHD病人CRP浓度影响不同.中、长期应用非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CHD病人CRP浓度.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上多点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改良方法,评价规模化开展锁骨上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自愿接受臂丛麻醉,无麻醉禁忌证的上肢手术病人586例,全部采用锁骨上多点扇形注药法,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效果分级,气胸、锁骨下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麻醉起效时间(5.06±0.65)min;麻醉后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达Ⅰ级528例,占90.1%;Ⅱ级58例,占9.9%;Ⅲ级0例;Ⅳ级0例。其中18例(3.1%)尺神经阻滞不全,30例(5.1%)肌皮神经阻滞不全,10例(1.7%)上臂内侧神经阻滞不全。气胸发生率为0,刺破锁骨下动脉的发生率为2.6%(15例),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后遗症。结论:锁骨上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善,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一种可行的锁骨上臂丛麻醉改良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