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志男  雷力成 《医学文选》2001,20(5):594-596
目的:观察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分别应用rt-PA和UK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冠脉)总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80.65%和UK组为51.85%,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治疗,冠脉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91.18%和UK组67.8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5周住院病死率:分别为rt-PA组6.5%和UK组11.1%。结论:小剂量(50mg)rt-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rt-PA溶栓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2.
AMI的静脉溶栓治疗目的是使冠状动脉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濒死的心肌,维护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应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116例AMI患者,比较两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本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并确诊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均符合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1]溶栓条件,且无禁忌证.rtPA组62例,其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59.3±11.1岁.梗死部位:前壁和前间壁28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9例,下壁并正后壁6例,右室3例.UK组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75岁平均(58.2±11.2岁).梗死部位:前壁和前间壁17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9例,下壁并正后壁并右室8例,高侧壁2例.  相似文献   
3.
王志男  雷力成 《微创医学》2001,20(5):594-596
目的观察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分别应用rt-PA和UK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冠脉)总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80.65%和UK组为51.85%;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治疗,冠脉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91.18%和UK组67.8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5周住院病死率分别为rt-PA组6.5%和UK组11.1%.结论小剂量(50mg)rt-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rt-PA溶栓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2例AMI患者,于90分钟内给予rt-PA总量50mg,观察血管再通临床指标、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心肌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78.85%,5周住院病死率1.92%。结论:小剂量rt-PA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介入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后的即刻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18例不稳定心绞痛病人中 15例内科药物治疗平稳后二周行冠脉造影及PTCA ,3例因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行紧急的PTCA。成功 17例 ;病变共 33处 ,2 3处被治疗 ,置入支架 18支。结果 术后所有病人心绞痛症状缓解。术后随访平均 9个月 ,病人心功能 ,运动耐量 ,心律失常等均有明显改善。 14例病人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 3例病人有心绞痛发作 ,但药物可以控制。 1例病人前降支完全闭塞导丝未能通过病变处而失败。 17例中无一例发生心肌梗塞或猝死。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尽早进行冠脉造影及PTCA治疗是有必要的 ,成功率是高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52例,于90min给予rt-PA总量50mg;观察血管再通临床指标,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78.85%,5周住院病死率1.92%。结论:小剂量rt-PA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眼膜组织的模型,并根据眼膜组织的物理特性进行模型化。研制了一种基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非接触式眼膜组织厚度检测系统。通过实验测得模型厚度为2.086mm,与实际厚度(2.5mm)有0.414mm误差。非接触式测量系统为眼膜组织厚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卡维地洛与地高辛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慢性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给予地高辛加小剂量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地高辛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扩血管药,ACEI类药物,利尿剂。疗程根据心衰纠正情况由10d到30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总有效率为92.7%与68.3%(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参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小剂量卡维地洛同时应用地高辛治疗慢性CHF,能更有效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CHF患者,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Ⅱ至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 )≤50%,按照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LVEF、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1年内住院次数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使用他汀药物治疗后LVESD低于对照组[(50.12±4.67)mm vs (54.89±4.53)mm],LVEDD低于对照组[(65.31±3.82)mm vs (68.59±4.58)mm],LVEF高于对照组[(49.52±4.52)% vs (44.21±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RP、LDL-C及NT-proBNP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1年内观察组住院次数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心血管疾病为基础疾病的CHF患者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50mg)重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AMI患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分别应用rt-PA和UK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冠脉)总再通率分别rt-PA组80.65%和UK组为51.85%,患在发病后6h内治疗,冠脉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91.18%和UK组67.86%,前明显高于后,两组比较均有显差异(P<0.01),5wk住院病死率分别为rt-PA组6.5%和UK组11.1%,结论:小剂量(50mg)rt-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h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rt-PA溶栓并发症少,可降低闰 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