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首例中国株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并分析1例中国慢性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基因型的全基因序列。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BV全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后对其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HBV毒株全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对GenBank中已发表的30株HBVD基因型毒株的全序列进行系统进行树分析。结果:该病毒全基因长3182bp,为ayw3亚型,D基因型,此毒株全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为AF280817,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HBV D基因型全序列同源性为98.3%-94.5%,与已发表的A,B,C,E,F和G基因全序列同源性均小于89.5%,结论:首例中国株HBVD基因型全序列与源于瑞典的四株HBV D基因型全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2.
肝炎、肝硬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64例急黄肝,21例慢迁肝,23例慢活肝,6例肝炎后肝硬化和84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同步检测,并做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显示各型肝病患者的血流变学检测值与正常人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多数P<0.05)。慢活肝、肝硬化比急黄肝增高更明显(P<0.01或<0.05)。慢活肝患者应用丹参注射液静滴一月后,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较活疗前降低(P<0.05和<0.01),血沉增速(P<0.05),“血瘀症”表现减轻病情好转。证明检测血流变对判断肝炎,肝硬变的“血瘀症”程度和指导活血化瘀治疗确为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为我们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主要依据是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比初期血清滴度高4倍以上。希望引起广大临床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及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宁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D基因型的测序鉴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确定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在我国的存在,建立我国HBV D基因型的参照序列,作者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调查了可能存在D基因型的我国宁夏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对90例HBeAg阳性HB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前S区RFLP基因型分型。结果发现:C基因型86.7%(78/90)‘;D基因型10%(9/90)无A、B、E和F型不能明确分型者3.3%(3/90)。2例RFLP分型为D  相似文献   
5.
肝炎后肝硬化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5年来肝炎后肝硬化187例住院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症状重、并发症多、预后差。主要症状为腹胀、乏力、纳差。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腹水61、5%,自发性腹膜炎41.2%,肝性脑病23%,上消化道出血17.1%,肝肾综合症15.5%。住院病死率为25.7%。主要死亡原因为肝性脑病37.5%,上消化道出血29.2%。酶联法检测HBV-M阳性率74.3%,提示病因多由HBV感染所致。并存原发性肝癌42例中,伴肝硬化32例,占76.2%。说明肝炎后肝硬化易发生癌变,尤以老年患者更突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科对住院的60例因诊断不明确及不能确定临床分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肝活体组织学检查,从而明确了诊断。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性别及年龄:男54例,女6例。19~42岁59例,1例妇女52岁。 二、入院时主要症状与体征:60例中,8例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其余5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恶心,腹胀、右季肋部隐痛不适  相似文献   
7.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多发生在夏秋季,冬季较少见。下面报告驻宁某部在冬季食用被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牛肉发生一起125例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发病情况 1981年12月21日下午某连队会餐。四  相似文献   
8.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冬季引起食物中毒较少见。下面报告驻宁某部在冬季食用被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牛肉发生一起125例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系统进化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V D基因型不同毒株全基因进化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及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测定了1例中国人慢性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全基因序列。此D基因型毒株全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为AF280817,将GenBank中已发表的HBV D基因型30株的全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中国株HBV D基因型与源于瑞典(Sweden)的4株HBV D基因型全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地中海地区及欧洲国家系HBV D基因型分布的优势地域,亚洲并非HBV D基因型分布的优势地域。结论:HBV D基因型病毒株传入来源、迁移的方向不同以及病毒株在具有不同遗传和免疫特质的宿主中的长期选择是形成HBV D基因序列病毒进化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并分析1例中国慢性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基因型的全基因序列。方法 用聚合 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BV全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后对其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HBV毒株全序列进行 同源性比较;对 GenBank中已发表的30株HBV D基因型毒株的全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该病毒全基因长 3182bp,为ayw亚型,D基因型;此毒株全基因GenBank AccessionNo为AF280817;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HBVD 基因型全序列同源性为98.3%~94.5%,与已发表的 A、B、C、E、F和G基因型全序列同源性均小于89.5%。结论 首例中 国株 HBV D 基因型全序列与源于瑞典的四株 HBV D 基因型全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