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MSCT脑血管成像探讨Willis环完整性与环上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拟诊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的CTA检查资料,基于轴位薄层图像、VR、MIP及MPR图像,观察Willis环形态结构及环上动脉瘤发生情况。根据Willis环完整性分为Ⅰ型(Willis环完整)、Ⅱ型(前循环完整但后循环不完整)、Ⅲ型(前循环不完整但后循环完整)及Ⅳ型(前、后循环均不完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80例中,Willis环分型为Ⅰ型118例(118/580,20.34%)、Ⅱ型344例(344/580,59.31%)、Ⅲ型25例(25/580,4.31%)、Ⅳ型93例(93/580,16.03%)。Ⅰ~Ⅳ型患者中Willis环上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16.10%(19/118)、14.83%(51/344)、32.00%(8/25)、23.66%(22/93)。不同类型Willis环患者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3,P=0.046)。不同性别间Willis环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1,P=0.006),且女性Willis环上动脉瘤发生率高于男性[25.00%(63/252)vs 11.28%(37/328);χ~2=18.80,P0.025]。结论多数Willis环结构并不完整,不完整的Willis环更易发生动脉瘤,且女性动脉瘤发生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MSCTA)动态图像后处理对颅脑非典型血管出血性病变的 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2016 年3 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部CT 血 管造影(CTA)常规图像后处理未见明显血管性病变患者。通过变换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的阈值及角度 等进行动态图像后处理,采用Kappa 一致性检验评价各医师对动态图像后处理分析结果的可重复性,将结果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56 例患者,动态图像后处理发现血 管出血性病变患者51 例,其中动脉瘤20 例、动静脉畸形25 例、静脉畸形4 例、动脉畸形伴动脉瘤2 例。2 名医师诊断的结果基本一致(P <0.05),CTA 动态图像诊断的敏感性为100%(95% CI :92.59,100.00),特异 性为62.5%(95% CI :30.57,86.32)。结论 MSCTA 动态图像后处理对颅脑非典型血管出血性病变分析过程 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DSA 及手术探查相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 推广。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3岁,车祸后全身多处(心前区、右上肢、右下肢及左上肢)疼痛1 h余,伴呼吸困难、全身大汗淋漓、心悸;既往无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史。查体:右上肢、右下肢及左上肢关节活动障碍,右下肢皮下软组织肿胀、瘀青。心电图示V2导联异常Q波,V2、V3导联ST段抬高,Ⅱ、V5、V6导联ST段压低;诊断: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2.59×109/L,D-二聚体13.76μ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50.28μg/ml,降钙素原0.056 ng/ml,超敏肌钙蛋白Ⅰ0.204 ng/ml,肌红蛋白>1000.00 ng/ml,肌酸激酶MB亚型25.13 n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简易标识体表定位在多层螺旋CT(MSCT)引导下介入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1995年1月至2015年3月间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患者489例,年龄25~ 79岁,其中无标识定位(常规组)221例,大头针标识定位(标识组)268例.两组均采用GE Lightspeed VCT对病灶进行薄层扫描,在确定体表穿刺点及穿刺深度、角度后由临床医师实施穿刺.穿刺及扫描需重复进行,直至取出相应的病理组织或异物、注入适量的药物等材料后结束.比较两组患者扫描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以此判断辐射剂量的高低及穿刺成功率.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间各部位结果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标识组胸部、腹部CT引导穿刺扫描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6、10.78,P<0.05),头颈部及椎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2,P>0.05);标识组各部位CT引导穿刺发生并发症均少于常规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07、0.67、1.83,P>0.05).结论 简易标识MSCT体表定位简便易行,能够减少穿刺中的重复扫描次数以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并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对于胸廓内动脉的显示效果,并分析其解剖学关系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行CT胸腹部血管检查患者288例,观察胸廓内动脉的走行及分支状况、测量胸廓内动脉近、中、远各段内径及胸廓内动脉长度、胸骨间距,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88例患者双侧胸廓内动脉的显示率为100%(576条);肋间前动脉的显示率为88.72%,胸壁穿透支的显示率为30.73%;右侧末端两分支者245例(85.07%)、三分支者24例(8.33%)、四分支者19例(6.60%);左侧末端两分支者240例(83.33%)、三分支者27例(9.38%)、四分支者21例(7.29%),两侧均以两分支型为主。双侧胸廓内动脉内径,同侧近、中、远各段内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相同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在相同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胸廓内动脉长度、胸骨间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胸廓内动脉长度较女性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女患者胸廓内动脉胸骨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镜像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眼眶,在钛网上植入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矫正眼球内陷,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眼眶骨折患者术前行眼眶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CT数据为基础,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实体模型,在其上制作个性化预成形钛网,术中植入钛网行眼眶重建,并在钛网基础上充填Medpor矫正眼球内陷。术后复查眼眶CT,检查钛网植入位置、眼及面部外形和眼功能。结果术后复查CT,18例患者的个性化预成形钛网均能精确地重建骨折的眼眶,眼及面部外形和眼功能显著恢复。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基于镜像与快速成型技术的个性化预成形钛网技术可以精确地重建骨折及伴有骨缺损的眼眶,在钛网上植入Medpor可有效矫正眼球内陷及眼球下移畸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