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丹红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内皮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高脂血症患者内皮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高脂血症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每次40mg,每晚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氧化亚氮、内皮素-1及血脂、CRP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加氟伐他汀,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的效果优于单纯氟伐他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钛(BNP)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平喘祛痰、利尿、强心、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治疗前后测定动脉血气、血浆BNP,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脉血气、血浆BNP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改善通气,降低血浆BNP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辅助及新辅助化疗前后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指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106例接受化疗(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疗程结束后1月查体时分别检验每位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计算其体质量指数,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均有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没有升高(P>0.05).(2)4组化疗方案(CEF、FE100C、TEC、EC-T)中,EC-T方案组患者化疗后TC、TG、LDL-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其余3组化疗方案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患者恶心、呕吐反应为依据分组分析,Ⅲ~Ⅳ度恶心、呕吐组与Ⅰ~Ⅱ度恶心、呕吐组比较,TC、TG、LDL-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均有升高(P<0.05),HDL-C水平没有升高(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新辅助及术后辅助化疗)过程中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尤其是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较轻者,不宜过度饮食,避免化疗后体质量指数及血脂增高明显,预防相关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对CRP的影响。方法:将95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微波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每天40mL静脉滴注,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CRP的变化。结果:相对于单用微波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微波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且CRP下降,均P值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有效,炎症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TEC方案与EC-T方案化疗对空腹的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TEC方案患者114例,EC-T方案患者99例,统计每例患者每周期化疗前空腹血糖,分析两种化疗方案对患者血糖的影响.结果:EC-T方案组有4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TEC组有12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C-T方案升高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作用小于TEC方案,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将TEC方案改为EC-T方案,以降低患者化疗导致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制成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影响。方法:对照组50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注射液,用药前及用药2周分别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律震荡(HRT)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进行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O负值明显增高,TS明显增大(P<0.05),HRT有明显改善。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预防猝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观测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MMP-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MP-7与乳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与肿瘤ER、PR、PCNA、p53、C—erbB-2表达的关系。③结果MMP-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部位是在癌细胞胞浆中,呈颗粒状分布,在瘤周间质的部分纤维细胞中也有表达。MMP-7在肿瘤直径≤2cm和〉2cm乳腺癌组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在PCNA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组织、在p53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组织及在C—erbB-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反,MMP-7在不同年龄组、组织学类型及ER、PR分组间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④结论MMP-7在淋巴结转移及PCNA、p53、C—erbB-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表明MMP-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演进和迁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