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为时限,择取我院肿瘤科47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全部入选病例放疗后均定期以MRI动态增强扫描复查,依据复查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A组(枕骨斜坡纤维化,29例)和B组(枕骨斜坡肿瘤复发,18例),对比观察两组影像学资料参数。结果:B组枕骨斜坡TIC参数slopemax(18.7±5.1)%/s、MCER(212.4±23.7)%、CER(193.1±20.7)%均高于A组,Tmax(48.6±7.3)s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是诊断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肿瘤复发与纤维化的有效方法,能够为本病临床诊治与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MRI、CT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36例DAI病例的常规MRI、CT检查资料,结合病理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诊断20例,MRI诊断31例。CT、MRI对DA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55%(20/36)、86%(31/36),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T检查共发现病灶36个,MR检查(T1WI、T2WI、FLAIR序列)发现病灶分别为97个、115个、147个,CT与MR各序列发现病灶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常规MRI、CT检查是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基本检查方式。常规MRI检查对DAI的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MCT)及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征象,并探讨MSCT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4例PMCT及46例NG的MSCT表现,从结节的形态及边缘、有无钙化、钙化的部位及形态、增强后结节边缘及轮廓改变、有无淋巴结增大方面,分析PMCT瘤体与NG结节的MSCT特征,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MCT与NG组间结节的边缘、钙化部位、钙化形态、增强后结节边缘及轮廓改变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节的形态、有无钙化、有无淋巴结增大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PMCT与NG结节的各种MSCT征象,有助于PMCT与NG的鉴别诊断,并提高PMCT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采用CT、MRI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均为东莞东华医院在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之间收治,回顾分析其CT与MRI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CT与MRI定位准确率、定性准确率。结果:通过手术病理结果或穿刺活检结果确诊,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中共检出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35例。CT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定位上的准确率与MRI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定性上的准确率与CT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CT与MRI的准确率均较高,且各有优点,其中CT在定位诊断上优势更为明显,MRI在定性诊断上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建议在临床上结合CT与MRI进行诊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3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扫描,将以上被检查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主要扫描参数:第1组采用体线圈、STIR-EPI、b值=800s/mm~2,第2组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STIREPI、b值=800s/mm~2,第3组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SPAIR-EPI、b值=800s/mm~2,第4组采用相控阵线圈、STIR-EPI、b值=400s/mm~2。对所有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不同扫描参数下的WB-DWI图像质量。结果相控阵表面线圈扫描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体线圈(P0.01);STIR-EPI的图像质量优于SPAIR-EPI(P0.05);b=400s/mm~2与b=800s/mm~2时,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STIR-EPI、b=800s/mm~2、FOV40cm×40cm、TR=8000ms,并且呼吸均匀时获得的WB-DWI图像质量最好,扫描时间适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软组织肿块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2-63岁。术前分析MRI征象并结合临床作出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2例中45例(54.84%)术前MRI诊断与病理相符。67例肿瘤中,MRI诊断良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48%、76.79%、82.14%,诊断恶性肿瘤分别为38.10%、72.73%、52.38%。肿块局部边界不清或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并局部水肿是最可靠的恶性征象。结论:软组织恶性肿瘤特别是其早期的MRI恶性征象尚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成像在诊断脑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优化MRI检查DAI患者的常规序列.方法 29例临床诊断为DAI的患者均在伤后12~72 h内行MRI检查,采用常规自旋回波T1加权像(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T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加权像(FLAIR-T2WI)、T2*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T2*-FFE)和弥散加权成像(DWI)(b=1 000)进行轴位扫描,分析、比较其在DAI的MRI表现,探讨各序列在诊断DAI的优缺点.结果在病灶检出率方面,TSE-T2WI明显高于SE-T1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IR-T2WI、T2*-FFE 和DWI(b=1 000)明显高于TSE-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三者(FLAIR-T2WI、T2*-FFE 、DWI)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T1WI、TSE-T2WI、FLAIR-T2WI、T2*-FFE 和DWI(b=1 000)各序列在显示DAI病灶方面各有优缺点,应结合起来作为MRI检查DAI患者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MSCT征象,提高各亚型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经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影像资料,其中透明细胞癌93例,乳头状癌18例,嫌色细胞癌36例,集合管癌12例。测量瘤体相同ROI平扫及增强扫描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同时测量邻近正常肾皮质CT值,瘤体增强扫描各期与平扫CT值差值为强化幅度,增强扫描各期瘤体CT值与邻近肾皮质CT值比值为强化指数,将多期强化指数生成强化指数曲线,对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CT征象及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嫌色细胞癌与集合管癌平均直径均明显大于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均P0.05);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与集合管癌平均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三者瘤体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集合管癌与其他3种病理亚型瘤体形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明细胞癌皮质期、实质期的强化幅度及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理亚型(均P0.05),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和集合管癌增强扫描各期强化幅度及强化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嫌色细胞癌和集合管癌强化指数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理亚型间强化指数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分析瘤体强化幅度、强化指数及强化指数曲线,结合临床特征、形态学分析,可对肾细胞癌的病理亚型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心脏一站式检查联合脑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5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11例健康志愿者均进行CT心脏一站式检查,分别对冠状动脉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CT数据分析,并测定血浆BNP值、hs-cTnT值,比较冠状动脉病变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心功能分级与BNP、hs-cTnT、LVEF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LVEF呈反比关系。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对于左心室LVEF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各级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浓度、hs-cTnT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BNP、hs-cTnT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r=-0.953、-0.832、-0.943,P0.01)。结论 ACS患者在进行心脏CT一站式检查,除了明确冠状动脉有否狭窄外,还能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后处理对其左心室功能(LVEF)进行分析,并且同时结合血浆BNP、hs-cTnT检测,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磁共振波谱(MRS)表现,探讨MRS技术在DAI诊断和伤情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30例DAI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1H-MRS扫描,测定脑组织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等代谢物水平,结合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AI组较正常对照组的NAA峰下降、Cho峰升高;NAA/Cho、NAA/Cr值下降,Cho/Cr值上升。NAA/Cr、NAA/Cho、Cho/Cr值变化与DAI患者GCS、GOS存在相关性。结论:MRS能定量测定DAI患者脑组织代谢状况,对DAI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