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990~1991年在缺碘性疾病流行区新疆托克逊县观察了一次性口服不同剂量(400、300和200mg)碘化油微囊的防治疗效及尿碘排泄。结果表明,在服药后半年和1年甲状腺肿患病率在不同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论患病率还是治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剂量组之间服药后1月内尿碘排泄有随剂量增大相应增高的趋势(P<0.01),但至第三个月时无论是不同剂量组之间还是与对照组之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从而提示,口服碘化油微囊能否作为防治缺碘性疾病的长效补碘方法,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老年患者的病灶吸收率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抗结核化疗药物联合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组(ZQ组,n=32)和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组(HL组,n=28),观察两组患者抗酸杆菌转阴率、肺部病变吸收好转情况、临床症状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ZQ组治疗后镜下抗酸杆菌转阴率(93.75%)高于HL组(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21);ZQ组体内共有24个空洞,HL组有22个空洞,治疗后ZQ组的空洞闭合率为45.83%、空洞缩小率为33.33%,均高于HL组,HL组空洞增大率为13.64%,高于ZQ组(4.17%),ZQ组总有效率(79.17%)高于HL组(45.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18);ZQ组治疗后病灶显著吸收率和吸收率均高于HL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40);ZQ组肉芽增殖治疗有效率为100.00%,HL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P=0.039);HL组和ZQ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75%和17.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老年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抗酸杆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并有效改善病灶周围阻塞情况和支气管病变情况,达到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外周血Th1/Th2/Treg细胞及相应细胞因子水平在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9例,其中无耐药肺结核患者52例(无耐药组),耐多药结核患者47例(耐药组),另外抽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76例(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Th1细胞及IFN-γ细胞因子,Th2细胞及IL-4细胞因子,Treg细胞及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耐药组和无耐药组患者血清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水平、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4水平以及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耐药组患者血清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水平、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4水平以及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TGF-β水平均较不耐药组患者显著低(P均0.05)。结论患者外周血Th1/Th2/Treg细胞及相应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耐多药结核发病相关,因此可考虑将其作为耐多药结核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Carney综合征是以皮肤、黏膜的斑点样色素沉着以及多系统肿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罕见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数是由PRKAR1A基因的失活性突变或大片段缺失所致,近年的研究发现其也可能与PRKACA基因及PRKACB基因有关。本文将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方面对Carney综合征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基层一级医院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应用体会.方法:依据我院入选标准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40例自然分娩病例进入临床路径,同时依据同样入选标准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40例进行对照.比较进入临床路径与未进入例临床路径的病例在以下指标是否存在差异:1.平均住院日;2、平均住院费用;3、健康知识掌握程度;4、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5、并发症的发生率;6、工作人员的满意度;7、患者产后恢复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管理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满意度及产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管理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运用临床路径管理能够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减少产后并发症,提高住院满意度及促进产后恢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结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气促评分均降低,FEV1和气道内径均升高,且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结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结核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泡型棘球蚴病不同类型病灶的病灶微环境(LME)中免疫细胞浸润范围, 为基础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组织取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 收集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经外科治疗满足多位点取材法(MSS法)取材的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6例, 年龄为34(15, 65)岁, 男女性别比为12/14。根据增强计算机断层成像(CT)所示的钙化和液化程度将病灶分组:A组为无钙化+无液化;B组为明显钙化+无液化;C组为部分钙化+部分液化;D组为明显钙化+部分液化;E组为部分钙化+近全液化;F组为明显钙化+近全液化。在LME中由近及远每隔5 mm留取肝组织, 进行CD3、CD19、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纤维组织Masson染色, 经病理学评估确定免疫细胞浸润丰度锐减的层面作为最大浸润范围(width, W值)。实验组保守估计最大取材范围为W值第1四分位数(Q1)整数位数值, 对照组保守估计最小取材范围为W值第3四分位数(Q3)小数进位后整数位数值加5 mm。通过Kruskal-WallisH检验和Mann-Whitney...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常规的治疗手段并未明显降低其死亡率。近年来,免疫治疗给许多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但是,大多数CRC患者对免疫治疗缺乏响应,耐药的关键机制在于肿瘤微环境(TME)中各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形成。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TME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CRC的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抵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文拟对近年来有关CAFs通过调节CRC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促进肿瘤产生免疫逃逸和免疫治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靶向CAFs、提高CRC免疫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模型研究宁脑汤对脑出血后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建立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宁脑汤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观察神经缺损症状等变化及检测脑组织NF-κB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偏瘫状态明显,脑组织出现水肿,说明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建立的大鼠脑出血模型成功.中西药结合组能明显改善实验大鼠的偏瘫状态(P<0.05)降低含最NF-κBP<0.05.结论:宁脑汤对脑出血模型上述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中西药结合组可明显减轻急性期组织损伤,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既能弥补中药起效缓慢的缺点,又能纠正西药维持时间短的弱点,优势互补,各取所长,在中风病的治疗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学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技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采用二袖套法行大鼠原位肝移植,供体经腹主动脉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上下腔静脉采用手缝合法进行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52例,手术成功45例(86.5%),1周内存活43例(82.7%),1个月内存活36例(69.2%),供体手术时间(30.6±4.0)min,受体手术时间(46.0±5.5)min,无肝期为(20.0±2.5)min。结论: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为肝移植提供理想的研究手段;良好的肝脏灌注,改进的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法可以缩短无肝期,提高大鼠肝移植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