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经分段诊刮病理学诊断证实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病例术前进行MRI(T1WI、T2WI、DWI和增强图像)检查,观察肿瘤信号、肿瘤范围、结合带显示情况和宫颈累及情况,判断深肌层浸润和宫颈浸润情况并进行术前分期;将术前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肿瘤T1WI多为等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D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成像表现为肿瘤明显强化。MRI判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为85.19%(23/27),特异度为96.04%(97/101),诊断准确率为91.60%(120/131)。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宫颈的准确率为92.31%。结论应用MRI评价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情况较准确,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erbB-2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对5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进行c-erbB-2的检测,分析其表达率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率分别是40.4%、59.6%和63.5%.随着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c-erbB-2的表达率逐渐升高,而ER、PR的表达率则逐渐下降.c-erbB-2、PR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c-erbB-2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是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产前应用催产素与新生儿黄疸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新生儿黄疸与产前应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的关系。结果显示产前应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的分娩的新生儿199例,其新生儿黄疸发生率15.08%与未用催产素的发生率6.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产科医生应严格掌握应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的指征,同时严密观察,控制催产素的浓度、滴速及一天中总量可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4例经分段诊刮病理学诊断证实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病例术前进行MRI(T<,1>WI、T<,2>WI、DWI和增强图像)检查,观察肿瘤信号、肿瘤范围、结合带显示情况和宫颈累及情况,判断深肌层浸润和宫颈浸润情况并进行术前分期;将术前分期结果 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肿瘤T<,1>WI多为等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D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成像表现为肿瘤明显强化.MRI判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为85.19%(23/27),特异度为96.04%(97/101),诊断准确率为91.60%(120/131).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宫颈的准确率为92.31%.结论 应用MRI评价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情况较准确,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单极电针烧灼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对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妇女进行腹腔镜下单极电针烧灼、穿刺治疗后的行经情况,排卵率、生殖结果及粘连形成情况。方法 对28例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妇女行腹腔镜下单极电针烧灼,穿刺双侧卵巢,术后监测月经情况,自发排卵率,妊娠率,粘连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月经规则者100%,自发排卵发生率85.7%(24/28),术后受孕率42.8%(12/28),对4例术后6-12个月又出现闭经,月经稀发,经克罗米芬治疗无效的未孕妇女进行了第二次腹腔镜手术,发现2例有卵巢表面微小、膜状疏松粘连,2例第二次手术后自然妊娠。结论 腹腔镜下单极电针烧灼、穿刺双侧卵巢是治疗对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无排卵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方便,易行,术后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手术所致卵巢表面的创伤小,术后仅少数病人发生卵巢表面轻度粘连,对手术治疗后复发病人行再次手术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与普通双极电凝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时凝固闭合卵巢和子宫血管的效果。方法 对60名患者术中分别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普通双极电凝闭合左、右侧骨盆漏斗韧带内的卵巢血管、子宫血管及卵巢固有韧带内的子宫动脉上行支,比较二种不同电器械凝固卵巢血管、子宫血管后的血管闭合情况、切断后止血效果及热损伤的发生。结果 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普通双极电凝均能有效凝固、闭塞<3mm管径的血管,二者止血效果相仿(P>0.05);但在凝固、闭合3~5mm直径的子宫、卵巢血管时二者血管腔闭合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扎速、普通双极均有热能向周围组织传导,但未造成邻近器官热损伤的发生。结论 结扎速、普通双极电凝均能安全有效凝固<3mm直径的血管,结扎速凝固闭合3~5mm的较大血管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安全、高效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技术方法,并比较腹膜后解剖技术游离盆腔段输尿管、子宫血管的手术效果。方法对50例患妇科良性疾病,须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者,用腹膜后解剖技术游离右侧子宫动脉、盆腔段输尿管;在直视输尿管走行的情况下电凝、横断子宫血管、子宫骶骨韧带、阔韧带前后叶和膀胱反折腹膜;用常规剖腹子宫切除术的步骤电凝、横断左侧相应的血管、韧带,前瞻性对照比较用两种不同技术方法游离暴露盆腔段输尿管、子宫血管的效果,及其后电凝、横断子宫血管、各子宫韧带的效果。结果5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02min(63~165min),腹腔镜下手术时间55分(38~76min),其中右侧盆腔腹膜后解剖平均时间21min(17~31min),加电凝、横断子宫血管、各子宫韧带时间共33min(22~39min);左侧相应手术时间20min(15~30min),P<0.05;右侧术时出血量12ml(0~20ml),左侧出血量30ml(10~40ml),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后解剖、游离盆腔段输尿管和子宫血管是可以通过不断训练而掌握的技术,它能彻底暴露子宫血管和子宫骶骨韧带旁的输尿管,这样,手术者能很自信地处理子宫血管和子宫骶骨韧带,有效避免输尿管的损伤,采用这一技术能使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更安全、出血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fos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23例份(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织20例份(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1例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VEGF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c-fos表达,并分析内膜组织VEGF与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VEGF、c-fos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VEGF、c-fos表达比较,P均>0.05。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与c-fos表达呈正相关(r=0.425,P<0.05)。结论 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与c-fos表达均升高;c-fos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组织血管生成,继而引起E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文华  崔艳芬  张萍  汤蕴琦  吴相如  储彩婷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25-122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鉴别良恶性卵巢上皮囊实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7例卵巢上皮起源的囊实性肿瘤患者的常规MRI、DWI检查资料和肿瘤实体部分的ADc测量值进行回顾性分析,131个病灶中46个为良性囊腺瘤,85个为恶性囊腺瘤。结果:良性组卵巢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为(1.69±0.25)×10-3mm2/s,恶性组为(1.03±0.22)×10-3mm2/s,两组间ADC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以(1.25×10-3)mm2/s作为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阈值,则敏感度、特异度和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0.1%、89.9%和92.4%。结论:常规MRI检查鉴别卵巢表面上皮良恶肿瘤存在困难时,辅以扩散加权成像和ADC值测量有助于进一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erbB-2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对5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进行c-erbB-2的检测,分析其表达率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率分别是40.4%、59.6%和63.5%。随着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c-erbB-2的表达率逐渐升高,而ER、PR的表达率则逐渐下降。c-erbB-2、PR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c-erbB-2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是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