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所有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相似,SPK术后患者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二是感染。由于SPK患者术前已经罹患糖尿病,术后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因而感染在目前仍是造成移植物丧失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IL-10基因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DNA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IL-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外表达和检测。方法从质粒pcDNA3IL-10的CMV启动子下游完整切下IL-10 cDNA的片段,将其定向插入Gateway载体,在克隆酶的作用下将阳性克隆质粒转入目的腺病毒载体。PacI酶线性化IL-10腺病毒DNA后阳离子质脂体转染293A细胞,获得人IL-10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大鼠胰腺细胞株AR-42J;Western blot检测人IL-10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人IL-10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达2×109PFU/mL。体外感染的细胞株均检测到IL-10的表达。结论 构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能够介导IL-10的基因表达,为细胞因子的抗炎冶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休克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释放时相及伴随的肠、肝、肺组织病理变化。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失血性休克组和对照组。采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后30、60、90min及复苏后30、90min肠、肝、肺组织内TNF-α、IL-6 mRNA表达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HE和IHC染色检测伴随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休克30min时,肠、肝、肺内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未见升高;60min时肠道先出现TNF-αmRNA表达升高(P〈0.05):而肝脏在90min开始表达升高(P〈0.05),肺脏则在复苏后30min开始表达升高(P〈0.05)。复苏后90min肠、肝、肺的细胞因子表达都继续显著升高(P〈0.01)。②TNF-α 在肠、肝、肺的表达升高最早,其后为IL-6 mRNA。③30min时门静脉和外周血中TNF-α、IM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60min时门静脉血中含量显著升高(P〈0.01)。④休克后肠黏膜坏死脱落;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窦增宽、肝细胞变性坏死;肺脏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失血性休克时细胞因子的释放顺序是肠道、肝脏和肺脏,推测存在“肠-肝-肺”细胞因子释放轴的可能,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细菌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价值。方法:采用PCR检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胰周渗液和坏死组织,并与常规培养结果作比较。结果:43份胰周渗液PCR检测阳性40份,阴性3份,而培养阳性39份,阴性4份;5份坏死组织PCR阳性4份,阴性1份,而培养阳性4份,阴性1份,PCR检测需时间仅4h。结论:该PCR方法可快速、敏感地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器官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单层通透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EA.hy926融合成单细胞层后,加入5、10、20 μg/L TNF-α培养24 h,或加入10 μg/L TNF-α培养6、12、24 h,测定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葡聚糖(Dextran)荧光强度以表示人血管内皮细胞单细胞层的通透性大小;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肌动蛋白骨架[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形态分布;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ZO-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能明显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导F-actin的重新分布以及应力纤维的形成和ZO-1的排列紊乱,数量减少,细胞间裂隙形成增多.Western blotting表明,TNF-α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减少ZO-1表达.结论 TNF-α诱导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与其破坏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人IL-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外表达和检测.方法从质粒pcDNA3IL-10的CMV启动子下游完整切下IL-10 cDNA的片段,将其定向插入Gateway载体,在克隆酶的作用下将阳性克隆质粒转入目的腺病毒载体.PacI酶线性化IL-10腺病毒DNA后阳离子质脂体转染293A细胞,获得人IL-10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大鼠胰腺细胞株AR-42J;Western blot检测人IL-10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人IL-10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达2×109PFU/mL.体外感染的细胞株均检测到IL-10的表达.结论构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能够介导IL-10的基因表达,为细胞因子的抗炎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菌和真菌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05例SAP患者的一般资料,计算患者发病4周内的胰腺坏死组织、体液和中心静脉导管的细菌、真菌培养感染率.每周对体液、胰腺坏死组织(脓液或腹腔内渗液)进行两次细菌和真菌培养;中心静脉导管留置2周时拔除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对高热患者(T≥39℃)的血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观察发病28 d内SAP患者细菌、真菌在不同部位以及整体构成比.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937株,革兰阴性菌菌株数量多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P<0.05),后两者感染率接近.坏死组织(55.2%)、胆汁(55.4%)、血液(68.1%)和中心静脉导管(44.4%)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分别高于革兰阳性菌(30.2%、33.9%、23.4%、38.9%)和真菌(14.6%、10.7%、8.5%、16.7%)(P<0.05);尿液内真菌感染率(59.6%)高于革兰阴性菌(24.0%)和革兰阳性菌(16.3%)(P<0.05);痰液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53.2%)高于真菌(27.1%)和革兰阳性菌(19.7%)(P<0.05).坏死组织、胆汁、血液、中心静脉导管和痰液内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感染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P<0.01);而尿液内发酵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高于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P<0.01).坏死组织和痰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感染率高于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P<0.05);而胆汁和尿内屎肠球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革兰阳性球菌(P<0.05);血液内革兰阳性球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心静脉导管内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坏死组织、胆汁、尿液和痰液内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显著高于丝状菌(P<0.05).体液微生物培养感染率高峰在发病后2~3周.结论 不同部位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以及三者内部的构成比各异,三者感染高峰在发病后2~3周.  相似文献   
9.
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回顾分析,旨地评价奥曲肽用于SAP治疗的价值。SS-1组为转入前后连续应用奥曲肽的病人,共43例。SS-2组为转入后开始奥曲肽治疗的,共11例和Non-SS组为未用奥曲肽治疗的病人,共15例,三组基本治疗方案相同,且均已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的临床病程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观察、分析我院外科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救治42例FAP的临床特点、病程演变趋势和治疗效果。对于经有效复苏治疗,病人情况不稳定、脏器功能无好转的病人,及时行外科手术等干预治疗。早期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小网膜囊及腹膜后减压引流,建立有效的胰周灌洗引流系统。结果:42例FAP病人中存活了29例,存活率为69.0%(29/42);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存活27例,存活率为77.1%(27/35),7例行非手术治疗,存活2例,存活率为28.6%(2/7)。有37例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脏器功能障碍,占88.1%;最常累及的是心血管(54.8%)、肺(76.2%)及肾脏(57.1%);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在FAP中的的发生率也很高,占59.5%(25/42),存活14例,存活率为56%(14/25)。高龄(P﹤0.01)、APACHEII评分高(P﹤0.01)、SOFA评分高(P﹤0.05)、Balthazar评分高(P﹤0.01)都是FAP预后不良的指标。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P﹤0.05)。结论:FAP病人需要在急性反应期内尽早手术治疗,结合重症加强治疗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病人预后更凶险,需要更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更细致严密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