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25例疑似肺占位病变患者,其中102例行18F-FDG PET/CT高代谢靶区定位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观察组)、单纯CT指导下肺内病灶穿刺患者223例(对照组),以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合随访结果为临床最终诊断(金标准),测算18F-FDG PET/CT定位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1)96例观察组的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恶性病变84例、良性病变12例。96例患者的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14例、恶性病变82例,14例良性病变中临床最终诊断为恶性病变2例、良性病变12例。196例对照组的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恶性病变162例、良性病变34例。196例患者的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61例、恶性病变135例,61例良性病变中临床最终诊断为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34例。(2)观察组患者病理学诊断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胡斌  毛秋粉  王锦锋  谢新立 《重庆医学》2016,(16):2229-2232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及原发性胃淋巴瘤(PGL )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3例胃癌(23例黏液腺癌及70例非黏液腺癌)及58例PGL [3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及27例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的临床资料、胃壁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灶最大厚度、CT值、病灶形态、合并脾肿大及肾门下淋巴结转移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UVmax与病灶最大厚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的平均年龄、病灶累及贲门的比例明显高于PGL组(P<0.05)。胃癌组的SUVmax及脾肿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 PGL组(P<0.05)。病灶形态方面,胃癌组以Ⅱ型及Ⅲ型多见,而PGL组以Ⅰ型及Ⅱ型多见,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DLBCL的SUVmax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病灶最大厚度明显大于胃黏液腺癌及MALT(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SUVmax与病灶最大厚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18 F‐FDG PET/CT检查在胃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不同肿瘤、不同病理亚型患者在SUVmax、病灶最大厚度、病灶形态等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斯钙素1(STC1)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NC-siRNA和STC1-siRNA转染至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STC1-siRNA组,以未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TC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的相对表达量,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ST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1-siRNA组中ST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24、48、72 h后,STC1-siRNA组细胞的光密度(OD)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48 h后,STC1-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STC1-siRNA组中ROS水平及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Bcl-2、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TC1基因的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体层成像(^(18)F-FDG-PET/CT)融合显像诊断孤立性的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应用^(18)F-FDG-PET/CT融合显像诊断的53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诊断结果探讨^(18)FFDG-PET/CT融合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53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最终确诊恶性34例,良性19例。孤立性肺结节应用^(18)F-FDG-PET/CT融合显像诊断的灵敏性为97.06%(33/34)、特异性为78.95%(15/19)、准确性为90.57%(48/53)。研究对象的ROC曲线下面积0.905。视觉与标准摄取比值(SUVmax)的诊断效率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以SUVmax≥2.5作为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的界值。结论^(18)F-FDG-PET/CT融合显像具有高灵敏性、高准确性、高特异性等优势,有助于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与诊断。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随着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的发展,已经确认化疗能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且能延长生存时间,但有研究表明化疗仅能够引起生存期的轻微延长。近期,一项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1]。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研究报道指出化疗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很多患者自述在接受化疗后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等认知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判18F-FDG PET/CT作为一个常规的检查工具对临床诊断怀疑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伴有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患者的价值。方法对甲状腺全切后经放射性131I去除治疗后的32例Tg升高伴全身131I显像阴性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按照Tg水平将患者分2组:H组21例(>10 ng/ml)和L组11例(2~10 ng/ml)。分别采用超声、病理学检查和临床随访对结果进行验证,评估18F-FDG PET/CT在DT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中,20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其中18例真阳性,2例假阳性。在18例真阳性患者中,15例是局部复发,6例有远处转移,3例患者同时有局部侵犯伴远处转移。12例18F-FDG PET/CT显像阴性,其中真阴性4例,假阴性8例,总体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9.2%、66.7%和68.8%。,H组的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80%)、特异度(100%)和准确率(80.9%)跟L组(33.3%、60.0%和45.5%)比较均显著增加。32例患者中的18例(56.2%)的临床处理策略发生了改变,12例(37.5%)进行了指导性根治手术。结论18F-FDG PET/CT可以探测和准确定位DTC中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可推荐为常规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I粒子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联合125I治疗的23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例,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瘘、粒子移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例达到完全缓解,12例达到部分缓解,2例疾病呈现进展趋势,7例疾病呈稳定趋势.结论 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中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进行鉴别,能够有效的提升鉴别的准确性、敏感度,探讨18-氟(18-F)PET/CT对肺部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ET/CT检查的90例肺部结节患者,并有明确的病理随访结果,其中肺癌患者有51例(腺癌32例、鳞癌8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1例、临床诊断肺癌5例);良性病变39例,包括腺瘤、错构瘤、肉芽肿等。根据结节大小分为3组,计算PET/CT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90例患者中PET/CT正确诊断为83例,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1%、88.62%、92.21%、92.92%、91.21%。PET/CT的假阴性病例3例,假阳性病例4例。结论 PET/CT对肺部不同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