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7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939篇
耳鼻咽喉   139篇
儿科学   198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633篇
口腔科学   401篇
临床医学   2972篇
内科学   1675篇
皮肤病学   320篇
神经病学   683篇
特种医学   1181篇
外科学   1970篇
综合类   5925篇
预防医学   1893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2287篇
  15篇
中国医学   2367篇
肿瘤学   786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938篇
  2013年   934篇
  2012年   1217篇
  2011年   1247篇
  2010年   1330篇
  2009年   1289篇
  2008年   1324篇
  2007年   1232篇
  2006年   1149篇
  2005年   1137篇
  2004年   1004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767篇
  2000年   725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445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们于2004年8月-2005年10月应用盐酸西替利嗪(比特力: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用比特力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近3年来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5例,随机分为尼莫通组和常规治疗组,对防治(特别是预防)效果,疗程、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死亡率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尼莫通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0~50岁.平均30岁。发病后24h内入院者21例,24~48h10例,48h3例,96h以后1例。并发CVS者7例(20%),其中第一病日发生2例,第5病日2例,第7病日2例,第10病日1例。死亡4例(1.4%)。平均住院时间31±6d。常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9~63岁,平均36岁。发病后24h内入院者15例,24h48h11例…  相似文献   
4.
生物药物     
  相似文献   
5.
西米替丁(Cimetidine)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手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致膀胱疼痛症(以下简称膀胱疼痛症)报道较少,本院自1983~2001年用西米替丁治疗膀胱疼痛症7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医疗行业是面向社会全天候服务的行业,是联系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纽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支点。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还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业务的开展和"两个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42岁,因"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2年,发现右侧颈部肿块7个月"于2006年2月25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因"双侧甲状腺结节"在外院行"双侧甲状腺次伞切除术",术中顺利,术后恢复佳,无不适.术后病理诊断: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于本次入院7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有一约核桃大肿块,无明显不适,无畏寒发热、心悸、食欲亢进及消瘦、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当时未作治疗.后肿块逐渐增大,一直未作治疗.  相似文献   
8.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数目增多,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透射电镜可见增生性瘢痕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有内皮细胞脱落。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GF-β1、PDGF、ET-1、VEGF、FGF2的水平分别为(60±8)、(30±4)、(0.12±0.03)、(52±5)、(18.1±1.2)μg/个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减退,可能与瘢痕中胶原的大量产生和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9.
千年辉煌,百年变迁。一面是灿烂的历史和诱人的前景,另一面则是严峻而残酷的现实。中医药在现代西方科技文明的强烈冲击下,正经历着难以言喻的“痛并快乐着”,虽然不时被罩上“时尚的现代外衣”,却仍然难掩“学术肉身”的不适和阵阵伤痛,更难安抚“学术心灵”的失落和片片迷茫。这种五彩缤纷中夹杂着令人酸楚的状态,使很多人在兴奋之余又茫然不知所措,在忧伤之后仍不明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