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前列腺素E(PGE)等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门静脉高压组及对照组。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门静脉内径(Pvd)指标;测定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水平及血清CRP、PCT、PGE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①门静脉高压组ALT、AST、TBIL、Dpv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门静脉高压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P、PCT、PGE等细胞因子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③随肝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CD4^+/CD8^+降低,血清CRP、PCT、PGE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肝功能分级与CD4^+、CD4^+/CD8^+等免疫指标呈负相关(P<0.05),与CRP、PCT、PGE水平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Dpv与CD4^+/CD8^+呈负相关,与PCT、PGE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可出现免疫功能失调及细胞因子紊乱,这一变化与肝功能及门静脉压力相关,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胃粘膜下层及肌层受到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病变,极易误诊为胃癌和胃溃疡.  相似文献   
3.
肝棘球蚴病手术治疗2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方法采取全麻下单房性囊肿囊内液抽吸,10%甲醛液或10%氯化钠溶液注入囊内杀灭头节后摘除内囊;局限性泡状包虫病行不规则肝切除,术后有条件时服药抗虫治疗1周期。结果22例病人顺利康复,无并发症,5月后复发1例。结论术中应绝对防止囊液外溢,用10%氯化钠溶液替代甲醛可取得同样效果,同时避免了挥发的甲醛对术者的伤害;不规则的肝切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组织,防止肝功能衰竭。术后辅以抗虫治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母齐鸣  范明  王刚  廖波  刘欣 《四川医学》2013,34(5):601-60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11年12月,对44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方法治疗。结果手术获成功426例(95.5%),胆管阴性探查14例(3.1%),中转开腹手术6例(1.3%),术后胆漏48例(10.7%),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及术后胆道残石发生。420例随访(4±0.3)年,无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微创条件下结合电子胆道镜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进一步扩展腹腔镜手术范围。方法腹腔镜下先行LC,用电刀切开胆总管前壁浆膜,用胆总管切开刀切开胆(肝)总管。经剑突下10mm套管针孔放入电子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碎石、冲洗胆管;视胆总管通畅及炎症情况一期缝合或置T形管。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4~152min;全部31例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4h进低脂饮食,并可下床适当活动,均顺利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一期缝合患者5d;置T管患者11d,3~9周拔T管。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安全可靠、出血少、患者干扰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术中结合腔内冲击波碎石仪的使用可明显提高结石取净率,减少残石发生。对胆管结石患者的这一微创手术,临床上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采用聚丙烯PerFix补片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37例。结果:术后复发4例,复发率为2.9%。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后复发与补片移位及操作不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穿孔往往继发于消化性溃疡,由于肠内消化液的强烈刺激,而表现出明显的腹部体征,病史短、病情急,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呈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本文报道1例高龄患者与众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的肝包虫病患者30例(观察组),同期行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40例肝包虫病患者(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00%;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相比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时间虽明显长,但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不同情况的最佳手术治疗方式、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137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囊性包虫病115例(83.94%),其中内囊摘除、残腔引流术38例(27.74%),内囊摘除、外囊缝合闭锁16例(11.68%),外囊次全切除术8例(5.84%),外囊完整剥除术21例(15.33%),肝切除术32例(23.36%)。肝泡型包虫病22例(16.06%),均行肝切除术。临床治愈136例(99.27%),死亡1例(0.73%)。术后残腔积液11例(8.03%),胆漏18例(13.14%),外囊钙化不闭合2例(1.46%)。116例随访0.5~9年,原位复发2例,其中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肝包虫病5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肝包虫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0.
乳腺腺病是乳腺增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占乳腺增生疾病的60%左右。分为小叶增生期、纤维腺病期、纤维化期。许多亚型无论在临床、放射影像,还是在大体和镜下形态都与癌相似。它的某些类型可能与癌的发生有关系。而以乳腺纤维腺病就诊率最高,其恶变率有增高趋势,需谨慎其恶变,以利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