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正相信大部分的临床医生都遇上过怀疑脑出血的患者,这种时刻怎么办呢?当然是做个脑CT检查了,确诊一下是否存在脑出血。不过,脑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呢?CT显然不太满足这个要求了,尤其一些动静脉畸形或者脑肿瘤出血,在患者情况稳定之后,这时就需要磁共振成像(MKI)检查了,进一步明确脑出血的原因。但是脑出血有不同时期,不同时期信号也不同,对于脑出血的表现,大家还有印象吗?各个时  相似文献   
2.
小气道是肺部最小的可认识的区域之一,病理检查证实其发病率是显著的。高分辨力CT(HRCT)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目前被认为是评价小气道疾病最好的影像技术,对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评估较以往的检查方法更精确,对临床的诊断、疗效的评价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潜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0例脊椎转移瘤的MRI改变。结果30例脊椎转移瘤中脊椎转移病灶56个,单发9例,多发21例;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压脂序列所有病例均表现为高信号。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脊椎转移瘤的可靠方法,T1压脂序列可以对其生长方式、转移部位及累及范围进行很好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空洞型肺结核与空洞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永红  武宜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04-4306
目的:分析空洞性肺结核与空洞性肺癌的CT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空洞型肺结核及空洞型肺癌,评价空洞壁及周围特点。结果:21例空洞性肺结核,其中薄壁17例,厚壁4例,偏心空洞6例,有壁结节4例,毛刺6例,卫星病灶12例,胸膜尾征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病灶临近胸膜下脂肪线增厚4例;18例空洞性肺癌,厚壁16例,薄壁2例,其中15例为偏心性,有浅液平6例,呈分叶状13例,伴卫星灶2例,胸膜尾征12例,血管集束征11例,胸腔积液6例,淋巴结肿大12例。结论:CT对鉴别肺癌性空洞和肺结核性空洞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MRI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脑转移瘤35例,患者均进行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T2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轴位扫描。结果:35例中发现51个病灶,其中额叶18个,颞叶9个,顶叶10个,枕叶7个,小脑5个,丘脑2个;T1W1 19个病灶呈等信号,29个病灶呈低信号,3个平扫显示不清;T2W1 38个病例呈高信号、13个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35例病灶中5例呈斑片样强化形式,环形强化10例,不规则结节样强化6例,14例显示2种或2种以上强化形式。结论: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T2FLAIR、DWI扫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气道是肺部最小的可认识的区域之一,病理检查证实其发病率是显著的.高分辨力CT(HRCT)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目前被认为是评价小气道疾病最好的影像技术,对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评估较以往的检查方法更精确,对临床的诊断、疗效的评价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评价肝硬化患者血流灌注参数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技术在评估肝硬化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8例患者行肝灌注扫描,其中对照组29例,代偿期肝硬化2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17例。通过扫描软件得出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表面积乘积(PS)、肝动脉灌注指数(HAF)。分析这些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对照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PS、HAF的均值是逐渐增加的。对照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BV、MTT均值是逐渐减小的。对照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间的BF均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SCT灌注成像技术可用来评价肝硬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内膜间质,占子宫肉瘤的10%~15%,仅占子宫恶性肿瘤的0.2%[1]。国内外目前关于ESS的影像学表现报道相对较少[2-5],ES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均较低,早期诊断率较低,术前误诊率较高,再次手术情况普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3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探讨其临床特征、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