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18~22岁大学生近视状况以及散光、身高、体重指数、父母教育程度、运动等因素与近视的关系,探讨近视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某大学724名18~22岁在校学生的视力、眼屈光度及身高、体重、跑步成绩(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等检测;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初次戴镜时间、是否喜好运动、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及时间等。结果散光程度与近视度显著相关(r=0.432,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子女近视度相关(F=3.465,P<0.05);初次戴镜年龄与近视度显著相关(r=-0.437,P<0.001)。结论散光性屈光不正及早矫正有利于近视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stroPro-Q软件应用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接受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近视矫治手术共38眼,等值球镜-5.20±1.51D。以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之比作为手术有效性指标,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无降低为手术安全性指标。术前及术后1mo记录角膜前表面Q值。手术应用Astra-Pro2.2个性化治疗软件Q程序。做手术前矫正视力与手术后裸眼视力的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术后1mo做角膜前表面实际Q值与手术中目标Q值的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的有效性为0.98。无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情况发生。角膜地形图测量手术前角膜前表面Q值平均-0.08±0.05;手术后平均为0.17±0.09。手术前后Q值变化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有20眼术后测量角膜地形图Q值为负值,18眼为正值。术后实际Q值与手术期望值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troPro-Q治疗程序用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术后超过半数眼的角膜地形图Q值提示角膜前表面4.5mm直径范围保持横椭圆形态(Prolate),但是与达到的手术中输入的期望矫正值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瓣皱褶的平复方法及时机,方法 利用角膜基质层内粘多糖亲水性强而胶原纤维则不吸水的特点,掀瓣后以注射用水冲洗角膜瓣,使角膜瓣逐渐水肿膨胀,皱褶明显减轻后复位,结果 3例3只眼平皱术后第一天,角膜瓣均重新愈合,皱褶完全消失,随访3-6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0.8(3个月),1.0(6个月)和1.0(4个月)。结论 利用注射用水水肿张力法平复LASIK术后角膜瓣皱褶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平皱效果不受欣瓣时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Lasik)治疗远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矫治远视的效果.方法20眼.术前屈光度+4.50D~+12.50D,平均+7.26D~±2.20D,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按Schwind公司设计的远视治疗软件进行.结果术后所有眼的近视力都不同程度提高.13眼(65%)≥0.8,19眼(95%)≥0.5,术后裸眼远视力有所下降.术后6月有16眼(80%)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中7眼(35%)达术前最好矫正视力.术后6月的屈光度,12眼(60%)≤±1.00D,平均0.32±2.35 D.结论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治疗远视效果肯定,术后近视力明显改善,但术后远视力有降低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视神经鞘减压术是治疗顽固性颅内压增高性视乳头水肿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主要适应证为:病因不明或病因不能去除,内科治疗不能控制颅内压,而视功能又有进行性损害倾向的颅内压增高性视乳头水肿。本文简要论述了这种术式的历史发展,近年来流行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和并发症,以及对手术原理的推测。  相似文献   
6.
质量控制是现代工业化生产为保证产品品质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艺及工序的监控。其实,质量控制的概念在医疗实践中早有应用,大到医院的宏观管理,小到具体的医疗操作,如护理工作中的三查七对、手术结束时器械与纱布清点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无一不是这个概念的体现。医疗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即在完整的医疗过程中严格监控每一个环节,避免差错和事故,最终达到保证预期医疗效果的目的。笔者从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多年,积累些许经验和教训,愿意将其与同道交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功效,共同提高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会编辑的《全国眼部整形与眼部美容外科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一书,内容丰富,主要包括:(1)国内、外眼部整形与眼部美容外科学术动态及进展;(2)眼部整形与眼部美容外科基础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34例67眼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分别在术后1周、1月、3月、6月检查视力和屈光度,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83.58%),残留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24眼(35.82%).结论: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十分有效,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不用眼镜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樊郑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801-1803
AIM:To evaluate the antalgic effect of oral gabapendin for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METHODS: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at 88 cases undergone PRK. In additional to a standard regimen of topical antibiotics, topical steroids, and topical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at all patients, and 40 cases as trial group taken gabapendin protocol for herpes zoster after surgery.Patients completed a maximum pain assessment survey in postoperative 5 days using a pain scale (from zero to four, means 0= no pain,1=mild pain,2=moderate pain,3=severe pain, 4=worst severe pain.). The maximum pain values of postoperative 3 days were recorded.RESULTS:The recovery rate of pain questionnaire was 100%. In gabapendin group, there were 18 cases of 0 degree(45.00%), 18 cases of 1 degree(45.00%), 4 cases of 2 degree(10.00%).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18 cases of 0 degree(37.50%), 21 cases of 1 degree(4375%), 4 cases of 2 degree(8.33%)and 5 cases of 3 degree(10.42%). Welch's test and Tukey post-hoc test showed no statistic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abapendin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 in maximum pain score(P>0.05).CONCLUSION:There was no additional contribution to PRK pain control under a postoperative standard regimen by oral gabapendin protocol in our experimental design.   相似文献   
10.
小梁切除术后第3天始,每日球结膜下注射氟尿嘧啶,总剂量5~35mg不等。3~12个月随访中,25只眼眼压无需抗青光眼药物维持≤21mmHg(86.2%)。4只眼发生角膜上皮损害(13.8%),4只眼浅前房(13.8%)。未发生结膜漏液及伤口愈合不良。认为氟尿嘧啶的用量应依青光眼类型、术后情况及个体差异灵活掌握。本文的小剂量、延迟用药方法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