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桑贤德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1):1037-1038
由于心电图是心电向量经两次投影所成,在十二导联中Q波一定出现,正常量化为时间小于0.04秒,深度小于同导R波高度的四分之一,下降时间小于0.02秒,超过以上数值为异常Q波.在Ⅲ导及V1导联上,正常生理状态下亦可出现异常的Q波,这就给我们诊断心梗带来了难度,但可采用下列方法鉴别.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再灌注性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AMI患者 12 0例 ,配对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 6 0例 ) ,两组均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尿激酶前 10~30min或同时应用心血通 16~ 2 0ml,每天 1次 ,连用 7天。对照组只用尿激酶及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再通分别为 4 5例 (75.0 % )和 38例 (6 3.3% ) ;住院期间死亡分别为 2例 (3.3% )和 8例 (13.3% ) ;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分别为 2例 (3.3% )和 7例 (11.7% ) ;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别为 18例 (30 .3% )和 32例 (53.2 % )。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 (P <0 .0 5或 <0 .0 1)。同时 ,治疗组在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梗塞面积 ,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和提高左室射血功能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5)。结论 大剂量心血通具有抗AMI再灌注性损伤的作用 ,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酶的释放、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和左心室射血功能。并且以连用 7天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心肾阳虚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32例,参附注射液组36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或计算血清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临床征候积分;采用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结果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参附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组血清NT—proBNP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附注射液组比常规治疗组有一定优势(P〈0.05);参附注射液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LVEF、FS、SV、CO、CI等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参附注射液治疗组LVEF、FS、SV、CO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参附注射液组比常规治疗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心肾阳虚型CHF患者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7岁。主诉自幼有出血现象,即有轻微外伤就可引起持久出血,甚至延长至数小时。在当地临时处理,未于重视。但月余出血次数频繁,左膝关节活动受限,于2000年5月来我院就诊。X线所见:左膝及左踝关节骨质稀疏,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以左膝关节改变为著且关节面变平坦毛糙,边缘可见骨赘形成,髁间凹变深增宽。实验室检查:Ⅷ因子缺乏,诊断为血友病甲。  相似文献   
6.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治疗方法主要有静脉溶栓和冠脉内溶栓,冠脉内溶栓又有直接溶栓和超声溶栓两种方法。但由于技术和条件的关系,后者在基层医院还不能普及,静脉溶栓仍是治疗AMI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有报道表明早期溶栓治疗能降低病死率15-25%。本文对溶栓治疗时机。适应征,禁忌征,溶栓剂及抗凝剂选择,预防再梗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男,50岁,因心前区突发疼痛,心悸急入院。查心电图:HR80次份,S-T段、V1-4均抬高0.3mv,且T波高,T波V3高于R波0.9mv,因无病理性Q波出现,未引起重视,也未查心肌酶,第二天查房,又查心电图,发现V1-4病理性Q波,S-T段弓背上抬,T波倒置,急查心肌酶谱,AST82u/L,CK376u/L,CK-MB92u/L,确诊为急性前壁心梗。  相似文献   
8.
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大大提高,这是房颤的最大危害之一.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5%,大于80岁近1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