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停经4~10周,二维超声疑似CSP的患者行三维TUI检查,总结超声图像特征,分析两种方法显示病灶的能力。与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二维超声及联合应用三维TUI技术对早期CSP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68例为CSP,12例为宫内妊娠。1)68例CSP为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15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43例,瘢痕处混合回声包块型10例。二维超声在孕囊型CSP中显示卵黄囊48例,胚芽37例,胎心搏动34例,宫腔出血26例,孕囊内出血18例;三维TUI技术显示卵黄囊55例,胚芽结构37例,胎心搏动34例,宫腔出血30例,孕囊内出血25例;孕囊与膀胱间肌层厚度变薄,TUI技术显示为1~4mm,薄于二维超声显示的1.5~6mm;孕囊型及包块型CSP周边可见少许或较丰富高速低阻型血流信号;2)二维超声诊断早期CSP的敏感度为82.35%(56/68),联合应用三维TUI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88.23%(60/68),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3)二维超声联合应用三维TUI技术诊断早期CSP的特异度为91.67%(11/12)、准确率为88.75%(71/80),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的特异度41.67%(5/12)和准确率76.25%(61/80)。结论三维TUI技术在显示细微结构、孕囊局部与瘢痕的关系、与瘢痕处肌层的边界及孕囊与膀胱间肌层厚度等方面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诊断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与二维超声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临床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40例作为患者组,另筛选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患者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良性增生性病变组,应用二维超声和VOCAL技术对子宫内膜厚度及体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内膜厚度及体积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内膜厚度在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体积在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OCAL对不规则形态器官体积的计算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准确性,在评价绝经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上明显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及其相关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收集86例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通过二维及三维超声对比分析,总结三维超声及其相关技术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三维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显像的特征及优势。结果 86例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均呈子宫下段囊性结构,其周边可见高速低阻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来源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二维和三维超声的妊娠囊边界、瘢痕处肌层厚度、血供情况、内部结构及孕囊瘢痕附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维超声显像均优于二维超声;子宫内膜厚度、囊性结构大小的二维和三维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的优势在于多种成像模式各有所长且相互补充,三维超声表面模式显示子宫结构、孕囊及包块结构更直观、更立体;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可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全方位断层分析,精确测量瘢痕处肌层厚度,显示病区内部结构更细致,提供类似MRI的图像信息,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及可重复性;三维容积空间对比成像(VCI)可区分子宫内膜与瘢痕的回声,提高孕囊瘢痕附着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分析孕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gestational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GCSP)与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mass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MCSP)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108例,根据超声内部回声分为孕囊型与包块型,其中GCSP 86例,MCSP 22例,比较分析两种分型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GCSP组86例,其中66例孕囊部分或小部分着床于瘢痕处,大部分位于宫腔下段,38例瘢痕处剩余肌层厚度>3 mm, 28例瘢痕处剩余肌层厚度≤3 mm; 20例孕囊完全着床于瘢痕处,瘢痕处剩余肌层厚度≤3 mm。MCSP组22例,混合性包块完全着床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瘢痕处剩余肌层厚度≤3 mm。超声特征:MCSP组较GCSP组病灶更大、瘢痕处剩余肌层更薄、病灶血供更丰富(P<0.05);在子宫位置、宫底部子宫内膜厚度及盆腔积液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