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前置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部体模CT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优化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最佳前置ASIR-V。方法 采用腹部仿真体模和Revolution CT机。根据噪声指数(NI)设置(6、8、10、12、14)分为5组。每组设置0~100%(间隔10%)前置ASIR-V扫描和常规扫描(即不联合迭代),共获得55组图像。分析各NI组图像CT值、噪声、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随ASIR-V比例的变化规律。各NI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CT值、噪声和辐射剂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在0~40%前置ASIR-V水平,NI为6、8、10组图像主观评分基本稳定,NI为12、14组图像主观评分呈略升高趋势;50%~100%前置ASIR-V,各组主观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NI为6、8、10组,超过70%前置ASIR-V图像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12、14组,超过60%前置ASIR-V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6、8、10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与40%前置ASIR-V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0.915、0.514),NI为12、14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略低于40%前置ASIR-V图像(P=0.041、0.036);各NI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均优于60%前置ASIR-V图像((P=0.021、0.012、0.015、0.014、0.007))。各NI组中不同部位CT值、噪声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基本稳定状态(P均>0.05)。各NI组CTDIvol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40%、50%和60%前置ASIR-V比例条件下,CTDIvol较常规扫描组下降比率分别为49.82%、62.51%、71.63%。结论 前置ASIR-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条件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腹部前置ASIR-V比例推荐40%~6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男23例,女8例,中位年龄63岁。临床Ⅰ型4例,病灶位于大弯侧3例,小弯侧1例;3例CT表现为息肉状中度强化小结节,漏诊1例;病理分级均为G1级;病灶最大径1.7~6.3 cm,平均1.1 cm。临床Ⅱ型2例,1例位于胃底呈息肉状,G1级;1例位于胃窦,CT表现为胃壁轻度增厚,G2级,伴肝转移。临床Ⅲ型25例,贲门胃底14例、胃体小弯侧4例、胃体大弯侧3例、胃窦4例;CT征象7例为胃壁局限性增厚,3例为胃壁局灶性肿块,15例为胃壁浸润性不规则增厚伴或不伴软组织肿块,其中6例表面合并溃疡;病灶最大径1.7~6.3 cm,平均4.5 cm;病灶密度均匀11例,不均匀14例;增强扫描明显强化16例、中度强化9例,均匀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17例,其中强化峰值位于动脉期6例;25例均为G3级,局部淋巴结转移10例,肝脏转移4例,肝脏转移合并局部淋巴结转移4例,腹腔种植合并局部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不同临床及病理分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CT表现各有特征,临床及CT资料结合对术前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CT预估保守治疗闭襻性肠梗阻效果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经CT诊断并接受保守治疗的无肠缺血征象闭襻性肠梗阻患者;以治疗后梗阻症状好转、随访1个月内无进展、碘剂消化道造影或CT证实梗阻缓解为治疗成功,反之为治疗失败,对比其临床资料及CT所见,分析以CT征象预估保守治疗闭襻性肠梗阻成功的效能。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31例(成功组),治疗失败64例(失败组),组间CT所见梗阻程度、肠系膜水肿、积粪征及移行点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积粪征[OR=3.19,95%CI(1.15,8.87),P=0.026]和移行点距离[OR=7.35,95%CI(2.82,31.02),P=0.002]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移行点距离预测闭襻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的最佳截断值为9.7 mm。以积粪征、移行点距离(≥9.7 mm)预测闭襻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的敏感度分别为48.39%(15/31)和87.10%(27/31),特异度为75.00%(48/64)和56.25%(36/64);二者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3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盆腔非实质脏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特征及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腹盆腔非实质脏器IMT的CT图像特点,从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无转移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腹盆腔非实质脏器IMT的CT表现特征及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11例IMT发生于肠系膜及腹膜后各3例,髂窝及膀胱各2例,大网膜1例.CT征象为不规则分叶状或多结节状肿块,直径2~18.5 cm;9例黏液血管型为混杂囊实性密度,增强后实性部分呈花环样、结节状明显延迟强化;1例梭形细胞密集型为实性等密度,呈中度均匀延迟强化;1例黏液血管型和梭形细胞密集型同时存在,局部病灶为实性,中度均匀强化,局部病灶为囊实性,明显不均匀强化;9例黏液血管型中,4例病灶为多发,2例与周围组织黏连,1例伴有子宫、腰大肌侵犯及肺转移.结论 腹盆腔非实质脏器IM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初步反映其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术前CT影像组学联合病理及CT特征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LAESCC)早期复发(ER)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LAESCC,按7 ∶ 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234)或验证集(n=100),对其进行随访,记录术后有无ER(即术后12个月内肿瘤复发)。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训练集有、无ER患者临床、CT表现及术前病理资料,筛选ER独立危险因素,构建CT-术前病理模型。基于训练集静脉期CT图像提取及筛选LAESCC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以之联合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334例中,168例ER、166例无ER;训练集有、无ER均为117例、验证集51例ER、49例无ER。CT显示LAESCC长度、cT分期、cN分期及术前病理分化程度均为ER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CT-术前病理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59和0.783。共选出10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以之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70和0.730,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38和0.826。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AUC高于术前CT-病理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P均<0.01)。结论 CT影像组学联合CT及术前病理特征能有效预测LAESCC术后ER。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CT表现特征,提高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从肿块的发生部位、大小、边界、密度、强化特点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P的CT特点,总结SFTP的CT表现特征.结果 29例肿瘤中,恶性6例,良性23例.起源于肋胸膜24例,纵隔胸膜2例,叶间胸膜3例.肿瘤最大径2.3~16.5 cm.肿瘤边界清楚25例,4例边界不清,多平面重建(MPR)可显示其侵犯邻近肺组织.密度均匀12例,均为良性,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密度不均匀17例,其中6例内部可见大片状坏死区,均为恶性,5例出现点状钙化.增强后动脉期肿瘤内部出现迂曲血管影14例,静脉期呈不均匀片絮状、地图样强化.合并胸水者6例,其中恶性4例.结论 SFTP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较小者密度均匀,界清;较大者密度不均匀,其内易见迂曲肿瘤血管;边界不清、出现坏死、合并胸水提示恶性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评估CT与核酸检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效能和病程演变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3月5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4例确诊和疑似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CT和核酸检测结果,其中,确诊COVID-19患者76例[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25~83岁]、疑似COVID-19患者88例[男性47例、女性41例,年龄21~75岁]。将所有受检者按年龄分为<60岁组(122例)和≥60岁组(42例)。以咽拭子取样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对COVID-19的诊断效能。不同年龄组间各诊断效能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分析确诊患者自就诊以来的多次CT图像和核酸检测结果,对比COVID-19患者病程演变过程中的临床表现、CT和核酸检测结果的转变规律。 结果 164例患者中,核酸检测最终确诊阳性76例,阳性率为46.3%;CT诊断阳性143例,阳性率为87.2%。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6.1%(73/76)、20.5%(18/88)、51.0%(73/143)、85.7%(18/21)、55.5%(91/164)。CT的各诊断效能在<60岁和≥60岁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0.414,均P>0.05)。88例疑似COVID-19患者中,CT诊断阳性率为79.5%(70/88)。76例确诊患者初诊时,8例(10.5%)为无症状亚临床期,7例(9.2%)CT无阳性表现,11例(14.5%)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中9例(81.8%)CT诊断有阳性表现,CT肺炎进展期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阳性]。病程演变过程中,CT能清晰显示肺炎的进展和缓解程度,4~8 d后复查,28例CT表现为缓解期的患者中有14例(50.0%)核酸检测结果转阴;9~12 d后复查,46例CT表现为缓解期的患者中有31例(67.4%)核酸检测结果转阴。 结论 CT在早期COVID-19的筛查和诊断中较核酸检测更灵敏,且能更早地评估COVID-19的病程演变,可作为COVID-19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特异性能谱CT增强扫描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疗效的价值。方法 将40只VX2瘤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灌胃给予阿西替尼)和对照组(15只,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均为14天。对实验组行一站式灌注联合能谱CT扫描,对照组依次行能谱动脉期增强扫描和灌注CT扫描。重建基于实验组灌注CT时间-强度曲线所获肝肿瘤对比度最大时的能谱图像,以之作为对照组增强扫描时间;比较实验组不同时相肝肿瘤灌注参数与均一化碘浓度(NIC)相关系数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与灌注参数及NIC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系数间差异。结果 实验组肝肿瘤对比度最大时间为(18±4)s,可使对照组73.33%(11/15)肝肿瘤达到最大对比度。该时间点实验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肝动脉分数(HAF)与NIC均呈正相关,除BV外,各相关系数与各时相相应最大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BF(r=0.828、P=0.008)及NIC(r=0.820、P=0.010)与VEGFR-2呈正相关,PS与VEGFR-2呈负相关(r=-0.782、P=0.01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特异性和个体特异性能谱CT动脉期增强可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效果,能力与灌注CT相当。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GSI)在评估胃腺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腺癌患者,术前均行宝石CT能谱成像双期增强扫描,通过GSI Viewer分析软件获得病灶的能谱曲线,分别计算40~70、70~140及40~140keV各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同时测量病灶的碘浓度,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病灶碘浓度与同层腹主动脉碘浓度的比值)。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中高分化组(36例)和低分化组(51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能谱参数的差异。结果:动脉期:低分化腺癌和中高分化腺癌在40~70、70~140及40~140keV能量区间的斜率分别为2.89±0.74和2.04±0.41(P=0.001);0.41±0.12和0.28±0.08(P=0.004);1.15±0.30和0.81±0.17(P=0.001)。静脉期:2组病变在3个能量区间的斜率分别为5.28±1.23和3.73±0.65(P=0.000);0.79±0.20和0.53±0.12(P=0.001);2.13±0.51和1.49±0.28(P=0.000)。低分化腺癌的能谱曲线斜率均大于中高分化腺癌。以静脉期40~70keV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的AUC(0.887)最大,以曲线斜率k=4.60作为阈值时,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91.7%。动脉期和静脉期时低分化腺癌的碘浓度和标准化碘浓度比均高于中高分化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比的AUC(0.889)最大,以0.458作为诊断阈值时,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8.3%。结论:胃腺癌病灶的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比以及能谱曲线与其组织学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CT能谱成像能为术前评估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转录因子EB是自噬和溶酶体的主要调控因子,可调节自噬和溶酶体,改善心血管疾病进程。该文介绍转录因子EB的生物学特点、调控机制及其介导自噬和溶酶体途径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