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农民。因“酒后驾驶摩托车翻车致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1小时”入院。查体:意识不清,GCS评分6分,左颞枕部头皮肿胀、压痛,双侧瞳孔直径0.25cm,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活动欠佳,双臂痛觉存在,四肢活动多,呼吸浅促,三凹征,Sato28.5%。头颅CT平扫示“未见脑实质明显异常,脑中线居中”。诊断为“脑挫伤?左颞枕部头皮血肿”。入院后积极治疗,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辅以抗炎、止血、支持、脱水等治疗。伤后15天意识好转,右侧正常睁眼,按吩咐动作,GCS评分13分,左上睑下垂,右侧肢体肌力Ⅲ…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6 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纳洛酮组 ) 36例和对照组 (常规综合治疗组 ) 30例 ,对比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的变化。结果 在改善病人的 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DS)上 ,2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尤其在改善病人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及呼吸状态方面 ,2组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 ,而改善脑干反射、抽搐情况及瞳孔反应 ,2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有明显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出血性脑梗塞是指脑主要分支血管供血区的大面积梗塞灶内血流再通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临床上比较少见 ,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预后凶险 ,死亡率与伤残率极高 ,迄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在2000年11月采用大骨瓣减压术加脑 -肌血管连通术成功地治愈一例大面积出血性脑梗塞。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60岁 ,2000年11月27日在高处作业期间 ,突起眩晕 ,从高处坠落 ,致头、胸、腰、背部多处外伤 ,当时无昏迷。胸痛、胸闷气促、腰痛 ,右脚无法活动 ,稍感腹痛 ,以脐周明显 ,即于伤后1.5h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 ,贫血貌 ,胸廓挤压痛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损伤后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Ridit检验对比醒脑静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醒脑静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使CT或MRI上轻度扩大的脑池、脑室形态恢复正常,脑实质内低密度信号减少或消失,并使脑电地形图上病理波减少,纠正失同步化现象。结论:临床应用醒脑静治疗脑损伤后综合症有明显疗效,可能与其修复重建血脑屏障,提高脑血流灌注,改善脑细胞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Cushing溃疡是颅脑损伤后发生的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溃疡可见于食管、胃与十二指肠等处,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的一种征兆。故在颅脑损伤后早期开始预防Cushing溃疡或在消化道出血后积极进行治疗,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来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是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递质,有关NO在急性颅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也倍受关注[1]。本文通过对62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测定,结合临床,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血浆NO及NOS的变化和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病 例选择闭合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14~60(412±174)岁。均为伤后24h内入院,均行CT扫描,排除其他脏器合并伤,排除伤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及严重感染病史。全部患者按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3组:轻型(GCS13~15分)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中型…  相似文献   
7.
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以及伤后运转时间的滞后,渔民海上作业时发生的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与伤残率均较高.为提高诊疗水平,特将其临床特点与处理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036例颅脑交通伤院前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统计 ,各类颅脑损伤中交通伤占 45 .2 % [1 ] ,死亡率与伤残率很高。患者的预后与救治的时效密切相关 ,而院前急救是整个颅脑损伤救治中的重要组成环节。笔者对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1 2月经本院 1 2 0急救中心呼叫收治入院的 1 0 36例颅脑交通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研究 ,旨在揭示院前急救对象的基本特点与影响院前急救工作的关键因素 ,有助于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规范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0 36例 ,均为本院 1 2 0急救中心接到急救呼叫后紧急出车抢救的全部患者 ,不包括现场已死亡者。医…  相似文献   
9.
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枕、顶部着力致颅脑损伤时,常引起对应的单或双侧额颞底部脑挫裂伤或(和)颅内血肿形成,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则死亡率与伤残率高。本院自1998年7月至2002年10月期问经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1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Acute pos-terior fossa subdural hematoma,APFSD)是颅脑操作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且多数为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由于病情隐匿凶险,若不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则预后较差,故必须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笔者收治的82例急性后颅窝复合型硬膜下血肿进行回顾性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该病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