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胸部结节病的认识.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31例胸部结节病的临床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纵隔淋巴结增大,其中22例合并肺门淋巴结增大(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增大19例)和肺部改变,6例仅合并肺门淋巴结增大(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增大5例),3例仅合并肺部改变.结论 胸部结节病在CT上有较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对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2例胶质瘤术后患者行CT灌注成像,测量术后复发残留病变、术后未复发残留病变及脑组织正常区域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管表面通透性(PS),以及其各相对参数值(rCBV、rPS).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独立样本: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复发残留组16例中,CBV值12例升高,4例接近正常值,PS值均升高.rCBV值>2.6者10例中,最大rCBV值为4.01,平均rCBV值为2.67,平均rPS值为6.32.未复发残留组16例中,CBV值7例接近正常值,2例升高,7例降低;PS值11例接近正常,3例降低,2例升高;rCBV值均<2.6,最大值为2.14,平均rCBV值为0.99,平均rPS值为1.42.复发残留组分别与未复发残留组和脑组织正常区域比较,cT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复发残留组与脑组织正常区域比较,CT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残留组与未复发残留组rCBV差异及rP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灌注成像在确定胶质瘤术后是复发、残留还是未复发或残留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前纵隔9例,中纵隔1例,最大径为6.5~18.2 cm,平均12.3 cm,肿瘤均为软组织密度肿块,未检出囊腔及房性结构,亦未检出脂肪样密度、钙化或水样密度,肿瘤中心低密度9例,包绕大血管、心包7例,胸壁受累2例,纵隔或(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4例,肺部改变5例,双肺转移1例,胸腔积液4例,心包积液5例.结论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体积较大,呈无钙化或脂肪的实性肿块,中心常呈低密度,部分侵犯周围结构,在CT上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CT脑灌注扫描是一种新兴的检查技术。它通过产生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图,对脑灌注进行快速定性及定量评估,在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价预后等方面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对该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MSCT诊断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随机选择经食管镜或胃镜证实、拟行三野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患者72例,观察测量MSCT所示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个数,计算其长短径之比,判断转移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72例患者中,24例(24/72,33.33%)伴有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手术共取两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213枚,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33枚;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与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无关(P均>0.05)。MSCT检测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1.82%(27/33)、86.67%(156/180)、52.94%(27/51)、96.30%(156/162)和85.92%(183/213)。结论 MSCT诊断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和准确率较高,可为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特征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探讨其MRI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MRI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19例,实质型7例,单纯囊性型1例。T1WI上肿瘤囊性部分呈均匀低信号,瘤结节或实性部分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及FLAIR上肿瘤囊性部分呈均匀高信号,瘤结节或实性部分呈稍高信号;增强后瘤结节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节或实性部分主要由间质细胞构成,囊性部分主要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且与其病理基础密切相关。MRI是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乳腺粘液癌的钼靶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钼靶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11月我院诊断的11例乳腺粘液癌患者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1例乳腺粘液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结果:11例乳腺粘液癌中单纯型粘液癌4例,其中中等密度肿块影3例,局限性密度增高1例;混合性粘液癌7例,均为高密度肿块影,其中毛刺样肿块4例,伴有簇样砂粒样钙化2例,侵犯乳头者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单纯型乳腺粘液癌钼靶X线表现常表现为边缘光滑的肿块,而混合型具有一些典型的恶性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3DCRT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CT影像资料,统计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参数。观察放疗结束6~12个月的CT影像资料并根据CT影像资料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评定分级。分析≥3级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统计采用SPSS15.0软件。结果 89例患者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情况:0级8例占9.0%,1级13例占14.6%,2级24例占27.0%,3级23例占25.8%,4级21例占23.6%。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步化疗(CCT)、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边界、患侧肺平均剂量、患侧肺的V15~V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T、GTV外放边界和患侧肺V20是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接受3DCRT的肺癌患者,CCT、GTV外放边界和患侧肺V20是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临床和剂量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憋气2月,活动时加重,无发热,无痰中带血,症状进行性加重.体检:神志清,精神欠佳,平卧困难,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左胸廓饱满,左肺呼吸动度减弱,左前胸叩浊音,左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遥远,肝脾不大.血常规示白细胞14.28×109/L,肝功示白蛋白31.79 g/L,γ-谷氨酰转酞酶69 U/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