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用多段法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传导速度,并报告50例正常值。神经近侧段传导速度比远侧段明显快。温度和年龄对传导速度的影响不明显,如果被测者的年龄在15~50岁之间以及肢体温度超过30℃。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周围神经病损有很好的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振动关节造影的研究将对90年代的骨科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根据人体自发声音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早在100多年前已开始应用,但最初是以直接听诊来诊断膝关节游离体。以后Erb报道用接触传声器和示波器监测膝关节信号,这样可较客观地进行分析判断。不同系列的检测方法可对关节退变、类风关、骨关节炎及半月软骨破裂作出判断。Chu报道用2只传声器,这样可克服外界杂音,以后又改良为微型振动传感器,其信号可做大,在示波器上可观察到并绘成图像。经微信息机处理所显示的病理信号,对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以往多用Ortolani  相似文献   
3.
国产PJ-I型电脑型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仪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客观、定量了解正常及多种疾病患者的静立平衡功能;检验国际上常用指标及新增指标的敏感性。方法:运用国产电脑型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仪对504例正常人及246例神经科、五官科、骨伤科患者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静态姿势图。结果:该仪器大部分指标与年龄呈曲线关系,脑卒中、共济失调、颈椎病及非颈椎肱眩晖患者静立明显下降,帕金森病在0.01 ̄0.1Hz摆相对功率增加。四肢骨骼疾病患者静立稳定性较小。结论:该仪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行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2具新鲜尸体桡骨标本对其骨折固定后在扭转、弯曲、拉压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并应用临床41例。结果 弯曲、扭转试验在1.2Nm~4.8Nm力的作用下其变化微小,拉压试验10N~40N力作用下其变化不大,在试验中未见固定折端处钢针拔出及外固定器损坏,并通过对41例患者4个月~15个月的随访,骨折端复位优良率达93%,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8%。结论 该外固定器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桡骨远端的生物力学需要,使骨折复位与固定,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步进行,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53例脑卒中病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无康复组,经过28d的治疗后,通过比较两组的差异观察早期康复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1997~1999年间住院的53例急性期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1)入选标准:颈内动脉系统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CS)>8分;MMSE评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2)淘汰标准: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采用过溶栓治疗;脑出血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行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1 2具新鲜尸体桡骨标本对其骨折固定后在扭转、弯曲、拉压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 ,并应用临床 4 1例。结果 弯曲、扭转试验在1 2Nm~ 4 8Nm力的作用下其变化微小 ,拉压试验 1 0N~ 4 0N力作用下其变化不大 ,在试验中未见固定折端处钢针拔出及外固定器损坏 ,并通过对 4 1例患者 4个月~ 1 5个月的随访 ,骨折端复位优良率达 93% ,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98%。结论 该外固定器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 ,创伤小 ,并发症少 ,符合桡骨远端的生物力学需要 ,使骨折复位与固定 ,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步进行 ,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经骨-髌韧带-骨(BPB)重建术后患侧及健侧膝关节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的向心性收缩及离心性收缩功能的变化,重点观测作为协同保护前交叉韧带的腘绳肌拮抗性离心性收缩在不同运动速度及不同的关节位置下的功能变化.方法用Cybex-770型等速测试系统对30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经关节镜行BPB替代ACL重建术后的患者进行患肢及健肢的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的向心性和离心性收缩的肌肉功能进行测试.结果 显示在30°/s、60°/s、90°/s、120°/s的4组测试运动速度下患膝的股四头肌及在30°/s、60°/s、90°/s三组测试运动速度下患膝腘绳肌的向心性及离心性收缩的峰力矩都较健侧有明显下降,具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120°/s运动速度下两下肢腘绳肌的向心性及离心性收缩峰力矩已无显著性差异.患肢腘绳肌离心性收缩与股四头肌向心性收缩的峰力矩之比(H/Q的E/C)及两者的向心性收缩峰力矩之比(H/Q的C/C)在4组运动速度下均大于健侧,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运动速度的加大及膝关节的伸直两个比值逐步加大,H/Q的E/C比值在膝关节近伸直位时达到最高峰.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BPB替代ACL重建术后患肢的股四头肌及腘绳肌都发生了废用性萎缩,但后者比前者恢复要快,术后2年在较快速运动下两侧腘绳肌的收缩功能已无明显差异,患侧肢体适应性地加强了作为保护前交叉韧带的动力装置腘绳肌的收缩功能,尤其是离心性收缩,随着运动速度的加快及膝关节的逐渐伸直至ACL最易损伤处这种保护反应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 1个月后分别测试ADL能力。结果 :康复组两次Barthel指数分别为 6 .36± 4.93、13.0 0± 4.91,对照组为 7.5 0± 6 .19、11.6 0± 6 .2 6 ;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 1个月后ADL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 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镍钛记忆合金,首先由Buellckler于五十年代末发现。近年来已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我们自1982年开始用于治疗手部骨折,取得良好效果。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压缩U形钉和压缩钢板螺丝钉,用于治疗手指、掌骨骨折和腕关节固定,特别是后者,可以起到多点固定作用,有利于对短管状骨的固定。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的平衡功能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 )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方法 平衡检测仪对脊髓型颈椎病和正常人平衡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动摇径总长(LNG)、重心轨迹的包络面积(ENV.AREA)、摆动角度(DEG)、Romherg率和单位面积轨迹长(LNG/A)分析CSM平衡功能,比较CSM平衡功能与颈椎体位和Nurick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CSM患者动摇径总长、重心轨迹的包络面积、摆动角度、Romberg率、单位面积轨迹长与正常人比较显著增加,平衡减退与Nurick分型呈正相关。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静态平衡功能比正常人明显减退.静态平衡检测可以客观反应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