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低分子肝素钙致腹部皮下血肿原因进行分析和预防。方法 对我科出现腹部皮下血肿8例患者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并准确评估患者,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和方法。结果 经护理治疗后,皮下血肿明显消退。结论 准确评估、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能有效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长期大量饮酒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时预防和科学治疗。方法分析52例长期大量饮酒中青年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一般资料等。结果中青年长期大量饮酒与脑梗死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节制饮酒行为,防止酒依赖的形成,是减少中青年人脑梗死的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是否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对内科125例脑出血(20ml以上)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采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的53例列为试验组,另外72例保守治疗组为对照组。均采用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改良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标准化Barthel指数及死亡率对比分析。结果: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结论: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肯定,具有迅速、简便、安全、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8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将分析结果与周围社区76例60岁以上健康老人体健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人数为61例,占62.22%,60岁以上健康对照人群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人数为7例,占9.2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疗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长期卧床病人中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住院的医护结合病区和临床科室长期卧床病人分两组,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严格医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患者是否并发坠积性肺炎,及其后续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组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长期卧床病人给予合理的医疗护理干预,能使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1-01~2009-01收治的52例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干出血高发年龄45~60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病常见,其次为糖尿病,其他因素为血管畸形。常见临床表现多为偏瘫,四肢瘫次之,多有意识障碍。结论:出血量〉5mL,破入脑室及昏迷患者预后差,脑干出血死亡率高,积极的治疗态度可降低死亡率,无昏迷脑干出血预后较好,部分病人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类型,因脑动脉主干或其皮层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病变,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和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2011年以来,我院对发病6~24h的急性期脑血栓形成72例进行研究,观察入院7d来有无病情进展,即出现进展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3天入院。入院前3天晨起活动后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胸闷,持续约1小时自行缓解,以后上述症状每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约30分钟~1小时不等,均自行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间断服药,血压经常波动。入院查体:脉搏78次/min,血压140/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疗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长期卧床病人中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的医护结合病区和临床科室长期卧床病人分两组,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严格医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患者是否并发坠积性肺炎,及其后续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组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长期卧床病人给予合理的医疗护理干预,能使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李朋涛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92-139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1-01~2009-01收治的52例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干出血高发年龄45~60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病常见,其次为糖尿病,其他因素为血管畸形。常见临床表现多为偏瘫,四肢瘫次之,多有意识障碍。结论:出血量〉5mL,破入脑室及昏迷患者预后差,脑干出血死亡率高,积极的治疗态度可降低死亡率,无昏迷脑干出血预后较好,部分病人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