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共收治 12岁以下及学龄前儿童颅内血肿 2 4例 ,采取锥颅穿刺引流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3~ 6岁 9例 ,7~ 12岁 15例 ;坠落伤 9例 ,摔伤 5例 ,车祸伤 7例 ,打击伤 3例。其中硬膜外血肿 7例 ,硬膜下血肿 11例 ,脑内血肿 6例。血肿量 2 5~ 5 5ml,平均 38ml。血肿位于额颞顶部 19例 ,其中多发性血肿 3例 ;枕部血肿 3例 ,纵裂血肿 2例。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患儿伤后有短暂或持续性昏迷 ,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穿刺引流治疗婴幼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5月~2002年5月对收治婴幼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28例,采用穿刺引流及压腹、应用血管扩张药、补充生理盐水等治疗。结果 14例1周内积液消失,10例2周内积液消失。1个月后复查CT,26例积液均消失。3个月后复查,27例均恢复正常。1例6个月后复查CT显示仍有颅骨内板下低密度区,量约25ml,但颅压正常,无临床表现。均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患儿智力、体格发育均正常。结论 婴幼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经穿刺引流,辅以脑组织复位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商品名:美常安)对急性肝衰竭(AHF)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节作用。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al)1.2 g/kg腹腔注射制成AHF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和内毒素含量。结果:经过美常安治疗2周后,大鼠肠道内有益菌含量明显上升,有害菌含量下降,肠道菌群比例恢复正常,血中内毒素含量降低。结论:美常安通过对AHF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直接调节作用,间接的起到了保肝护肝的作用,对于AHF疾病的本身也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目前儿童泌尿系感染致病菌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我院2003-03~2008-10住院的泌尿系感染患儿尿培养结果,根据药敏试验分析致病菌中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本组226例患儿中,尿培养共分离出356株菌株,其中大肠杆菌菌株112株,占31.5%,大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达11.1%;药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率已达40.5%~82.4%;对呋喃妥因及部分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定耐药性为29.0%-39.7%,抗生素在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后可使耐药率下降(P(0.01)。结论:大肠杆菌是儿童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现象较严重,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已确诊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102例,随机分成2组:联合用药组和奥沙拉嗪组,每组51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奥沙拉嗪联合凝结芽孢杆菌,奥沙拉嗪组给予奥沙拉嗪。疗程均为8周,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8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UC患者血清TNF-α、IL-8降低水平,IL-10升高水平均较奥沙拉嗪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当胸部在钝性外力作用下受损严重时,引起胸壁、胸膜、肺、气管或食管的破裂,气体或(和)血液经破裂口进入并积存在胸膜腔中,形成气胸、血胸或血气胸,此时胸膜腔内负压消失,肺组织受到压迫,出现肺萎缩现象.在法医临床学,要求鉴定人能在准确测量血胸的出血量和把握肺萎缩程度(百分比)的基础上,使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的相关条款进行损伤程度鉴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8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CT影像学表现特点,并探讨CT在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患者均行CT影像学检查,对所有病例患者CT影像学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估CT在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8例病例患者中,3例左侧发生,5例右侧发生;临床病理分期Ⅰ期、Ⅱ期、Ⅲ期例数分别为5例、2例、1例;8例患者均表现为以囊性成分为主的肿块,左侧3各,右侧5各,直径7-11cm,瘤体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边缘光滑,境界清晰,且无钙化情况,其中单房6例,多房2例,囊液密度均匀,囊性部分的最低CT值15-30HU;CT增强扫描显示,囊性成分未见明确强化,边界显示清晰;病例患者病理表现:肿瘤切面多呈囊实性,以囊性为主,坏死5例,出血2例,浆液成分1例,实性切面以鱼肉样或淡黄色为主要表现。结论 CT影像检查对卵巢透明细胞癌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其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缺乏特异性,临床确诊过程中仍需借助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王惠荣  李彦伟 《河北医药》2009,31(19):2682-2682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重度颅脑损伤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存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或丧失自理能力。咽部做为患者摄入食物的必经通路,是患者保证营养的基础条件,为此本科对156例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CSG1、CD105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40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及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BC-SG1、CD105的表达情况。结果 BCSG1,CD105表达[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在三组乳腺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CSG1、CD105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提示乳腺肿瘤的浸润和血管生成增强。结论联合检测两种指标的表达状况将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