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 女,74岁。间断咳嗽咳痰半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3月前摔倒致右股骨转子间骨折,入院查体:右下肺叩诊浊音,心率76次/分,律齐;有髋部疼痛,有下肢短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麦开肺散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重塑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SSc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另给予参麦开肺散治疗,对照组30例另给予罗红霉素、乙酰半胱氨酸治疗。2组均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气道重塑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0%,优于对照组(70.00%,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O_2)]、p H、血氧饱和度(SaO_2)、深吸气量(I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均升高(P0.05,P0.01),二氧化碳分压[p(CO_2)]、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均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麦开肺散治疗SSc肺纤维化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其肺功能,并干预气道重塑,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剂量高分辨扫描技术在肺间质病变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2例引起肺间质病变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采用A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B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和C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分别对感兴趣区进行高分辨CT扫描;探测器宽度10mm,层厚0.625mm轴扫;病变观察指标包括磨玻璃病变、小叶间隔、小叶内隔、支气管血管束、胸膜下线、网状影、蜂窝状影、小结节。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总体病变指标和单项病变指标的显出率。结果①A剂量与B剂量总体病变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25);A剂量与C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另A剂量与B剂量单项病变指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5);②A剂量与B剂量、C剂量分别进行单项病变指标比较,显示无差异(P>0.025),尤其是增厚支气管血管束、网格状影和小结节在三种剂量无明显差异;区别略明显的是磨玻璃病变、胸膜下线和增厚小叶内隔,以C剂量显出率最低。结论本研究表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140kV,150mAs)在肺间质病变的观察诊断中是可行的,可以降低患者40%的辐射量,可实现肺高分辨CT扫描的同时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正目的采用3.0 T MR DTI与纤维束示踪技术行正中神经成像,目的是观察健康人与腕管综合征(CTS)病人尺神经扩散差异。方法纳入15例CTS病人与20名健康志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9岁,主因右下肢后方憋胀不适来院就诊.查体发现:面部可见色素沉着,智力正常,神清语利.腰椎间盘CT检查显示L5~S1椎间盘向后突出,硬膜嚢受压,骨窗显示L2~S1椎体及附件内多发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影(图1),CT值490~920 HU;骨盆X线片显示髂骨、骶骨及股骨近端多发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影,疑成骨转移(图2).详细询问病史,患者自幼有癫痫病史,婚前发作较多,婚后至今仅发作1次.2年前曾经于外院不同时期行头颅和肾脏CT、MRI检查,分别诊断为结节性硬化及肾癌,未做任何治疗,患者2年来身体情况良好,未见恶性肿瘤体征.  相似文献   
6.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PMD)的CT表现及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 10 0例正常人 ,分别测量其双侧颈肌、背肌、腰肌、臀肌及腿肌的密度 ,得出肌肉的CT平均值。分别对PMD患者的背肌、腰肌、臀肌、大小腿肌进行CT测量 ,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0 0例正常人所测肌肉CT平均值为 5 5HU。各型PMD的CT表现为肌肉内出现与肌纤维走行一致的条纹状低密度影 ,肌肉内斑片状低密度及肌肉明显脂肪化 ,肌束萎缩 ,CT值明显降低。CT值依病变程度不同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PMD患者 ,CT能够发现病变 ,确定侵犯范围 ,辅助诊断及分期 ,以及指导肌肉活检、精确定位 ,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造影表现(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腮腺造影表现。资料与方法:笔者随机抽调了我院56例疑为SS患者的腮腺造影资料,采用盲法阅片,之后与临床资料对照,36例被诊断为SS,正常7例作为对照组,13例不能确诊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结果: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及腔洞样扩张。主导管可无异常改变,病变主导管表现为走行僵硬,管腔多种形式的扩张。分支导管扩张,走行僵硬。病变腮腺于后前位观察表现为平坦、萎缩,部分腺体内可见充盈缺损。30例排空像中无一例完全排空。结论:无论同一人还是在同一腺体内,末梢导管病变程度不都一致。笔者提出了正常与异常主导管的诊断标准。分支导管改变的观察结果与末梢导管扩张的广泛程度有关。腺体病变及排空时间的诊断缺乏客观量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系统性硬皮病(PPS)患者进行食管动力功能影像学研究,并对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提高食管造影在P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食管气钡双重造影,钡剂浓度为220%。正常组和PSS组各70例,其中PSS组中22例进行了治疗后复查。结果:正常组立、卧位排空时间分别为(7.906±2.068)s和(12.697±3.97)s。70例PSS组排空时间、管腔直径、粘膜改变等均有不同程度异常。22例治疗前后对比,立位排空时间及卧位排空指数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S组立位、卧位排空时间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例治疗后复查者,立位排空时间和卧位钡剂排空指数是观察食管动力功能较为有效的指标。通过各项影像观察内容,明确食管影像动力学改变,进行早期诊断。可用于治疗前后对比,有效说明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25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4年,治疗期间长期服用激素药物,自2年前开始先后出现双髋并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经X线诊断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列引人瞩目月前出现双肩关节疼痛,尤以外展时明显,三角肌萎缩,症状逐渐加重,患者不论外伤史。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8岁,因常规体检胸部X线片发现肺部肿块于2013年4月3日入院。无发热、咳嗽、胸闷、胸痛、气短及明显消瘦等表现。既往27年前曾做过输卵管结扎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片发现左肺中野单发境界清楚肿块。CT表现:左肺上叶近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