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行穿刺置管引流技术联合硬化术应用于肾囊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至今收治的4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均微创经皮肾行穿刺置管引流术并联合使用硬化术进行治疗,同期选择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单纯采用均微创经皮肾行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结果观察组的40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均成功,术后采用无水酒精行硬化治疗3天后拔管出院;随访3~6个月后显示,35例(87.5%)囊肿完全性消失,另5例(12.5%)囊肿经治疗均改善。术后出现1例感染患者(2.5%);所有患者均未见肾周血肿、血气胸、以及硬化剂外溢等明显的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15例(37.5%)囊肿完全性消失,术后出现15例并发症患者(37.5%)将上述的一些情况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行穿刺置管引流术并联合硬化剂术在单纯性肾囊肿治疗中,安全微创,效果明显,在尚未开展腹腔镜技术治疗的基层医院中具有良好的适用价值,可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切除术对3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术后一周开始用α-干扰素加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结果:36例手术均一次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约40分钟,术后不作持续冲洗,留置尿管3-4天,术后一周开始定期灌药,36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有4例于术后于6、9、9、12年月后复发再次行TURBt,术后继续药物灌注,其余32例无复发,无任何药物反应。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视野清晰、并发症少,可反复进行操作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而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约50-70%,术后定期α-干扰素加丝裂霉素C联合灌注有效地阻止了肿瘤的复发,复发率约11.1%。  相似文献   
4.
<正>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全切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尿流改道的方式有多种,而术后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1]。原位回肠膀胱被认为是尿流改道的金标准。我院于2009年10月~2011年12月为8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除术并采用改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进行尿流  相似文献   
5.
我院2011年6月~20012年3月门诊5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观察a1-D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与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地平)在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作用,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8例患者,均经B超、腹部平片(KUB)及静脉尿路造影(IVU)确诊,结石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