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瑛  邹季  熊勇  李勇光 《中国骨伤》2008,21(5):360-361
目的:探讨分次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例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6~54岁,平均33岁;单纯胫骨干骨折15例,胫腓骨双骨折7例;胫骨上段骨折3例,中段骨折4例,下段骨折15例。骨折类型:斜形8例,螺旋形5例,粉碎性4例,横形5例。全部采用分次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3~15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骨折畸形愈合1例,骨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1例。依据王旭东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3例,差1例。结论:在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基础上,给予分次手法矫正以稳定骨折端,防止骨折再移位是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对关节功能影响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公卫医师规培)试点工作。湖北省作为10个试点省份之一,于同年启动并探索实施此项工作。本文介绍了临床培训阶段培训基地在培训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并提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生素B_6(VitB_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敏、热痛敏及L4~L5背根神经节(DRG)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只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另选择鞘内置管3天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SD雄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ham):只分离坐骨神经;CCI组:结扎坐骨神经;CCI+Vit B6组:坐骨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VitB_610mg/kg/d,连续两周.各组术前2天和术后1、3、5、7、10、14天测定各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在术后3d、7d和14d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L4~5 DRG和p-ERK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后各天TWL、MWT明显降低(P<0.01);与CCI组比较,CCI+VitB_6组术后3、5、7、10、14天TWL明显增高(3天P<0.05,5、7、10、14天P<0.01),而术后各天MWT无明显差别.术后3、7、14天,CCI组结扎侧L4,5背根节p-ERK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sham组(P<0.01),CCI+Vit B_6组结扎侧L4,5背根节p-ERK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CCI组(P<0.01).结论:背根神经节ERK活化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信号传递,鞘内注射Vit B_6抑制CCI大鼠热痛敏,其机制可能包括通过上游机制抑制ERK激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夹板外固定后长管状骨骨折端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家兔45只,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各组15只。左胫骨中下1/3处造成3mm骨缺损横行骨折模型,A、B两组用石膏固定,5天后分剐换成小夹板外固定,夹板上扎带的松紧度不同,A、B组扎带上下移动分别约为3mm和7mm;C组用四孔钢板内固定。术后14d、24d、34d时分别处死动物.并通过光镜、电镜方法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结果:光镜结果显示:A组骨外膜骨痂,桥梁骨痂能早期加速形成,并逐渐形成连接骨痂,34d时骨痂已连接骨端,骨折端进行编织骨向板层骨转化。B组:14d时,骨折端仍有血肿以及肉芽组织,骨痂量少,24d时骨折端有部分软骨连接,编织骨少见,34d时骨折端没有完全连接,且仍能见到肥大的软骨细胞。C组:14d时骨折端见少量的纤维骨痂,仍有肉芽组织,24天时见少量的软骨连接,34d时骨痂已跨过骨折端,但禾完全连接。电镜结果显示:A组旱期成骨细胞丰富且活跃,线粒体丰富,胶原排列整齐。结论:不同的固定影响多种细胞,且在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都产生影响。A组骨折局部有恰当的微动应力,骨折愈合最快;B组骨折断端稳定性较差,C组骨折断端固定虽稳定,但缺乏微动应力,愈合均较A组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雪莲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动物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雪莲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A组、B组和C组采用Hulth法造模,D组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后A组和B组分别注射雪莲注射液和生理盐水,C组空白。分别于术后6、12、24周每组随机取5只兔,采血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含量(硝酸还原酶法),然后用过量麻醉法处死,打开右膝关节腔,取出滑膜,测定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及丙二醛(MDA,Malondialdehyde)含量。结果:(1)除D组以外,各组12周时血清中NO含量均高于6周时;24周时血清中NO含量均高于12周时。NO的表达均逐渐升高,说明NO是参与膝OA发病进程的重要介质,病变的程度越重则含量越高。(2)A组在各时点血清中NO含量均低于B组和C组(P〈0.05),说明雪莲注射液能有效抑制骨性关节炎发病病理过程中的一氧化氮的产生。(3)试验显示A组动物滑膜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高于B、C组(P〈0.05),而MDA含量显著低于B、C组(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雪莲注射液可有效抑制骨性关节炎发病病理过程中的一氧化氮的产生,显著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起到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臭氧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对照组16只、实验组16只;采用Hulth法将3组实验动物制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实验组每日向膝关节腔内注射臭氧,连续7d;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氧气,连续注射7d;正常组不作处理。于造模后第7d处死3组实验动物,DAB法检测膝关节软骨细胞IL-1β的表达。结果:IL-1β阳性细胞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用臭氧能明显降低早期OA软骨中的IL-1β的表达,这可能是臭氧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11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指导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指导组同时还给予系统的功能锻炼教育。结果:术后3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给予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有利于髋关节早日恢复良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方法的较多,包括休息、中药熏洗、针灸、手法按摩、小针刀、封闭等,疗效均较好,但有小部分患者用上述治疗后疗效欠佳,疼痛症状易复发,我们称之为顽固性网球肘。2006年7月~2007年1月,我们在湖北省中山医院疼痛门诊采用小切口治疗顽固性网球肘2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8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38岁,右侧17例,左侧5例,病程3~6个月,平均3.6个月,有运动史11例,特殊工作4例,家庭劳务7例。肱骨外上髁炎诊断标准[1]:①有前臂伸肌的慢性牵拉损伤史;②肘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3月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9~82岁,平均(67.7±5.3)岁;予以非手术治疗。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60~81岁,平均(68.1±5.5)岁;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功能、生存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在不同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救治的未接受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7例,按照发病至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时间将其分为≤48 h组(68例)、≤96 h组(62例)、>96 h组(17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