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面积烧伤(>40%)患者的新陈代谢紊乱在临床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1.代谢抑制阶段,即伤后24小时内,因创伤引起的神经性超限抑制和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抑制机体的代谢活动又称“抑制相”(ebb phase)。2.代谢亢进阶段,经抢救,渡过“抑制相”阶段后,  相似文献   
2.
1977年末和1980年1月,我们曾收治两批火灾致伤的伤员,其起火原因和致伤环境均相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Three cases of respiratory tract erosive burns are presented. We describe in relative detail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pathogene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this special injury. The details of the blazes encountered demon- strate clearly the close relation of carbon mo- noxide poisoning and chemical intoxication in erosive (chemical) pulmonary burn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prog- nosis of these burns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rmal pulmonary burns. Based on the higher survival rate, slow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erosive character of the chemical agent, we pre- fer the term erosive burns.  相似文献   
4.
循环性休克的诊断、补液和药物治疗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克的诊断急性循环性休克的基本机制是:有效血循环量减少及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所致的毛细血管床氧交换量降低,造成细胞缺氧,引起某些重要器官(心、肺、肾、脑)代谢障碍,导致休克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长期虚脱、苍白、皮肤冷湿、周围静脉萎陷、神志改变、排尿抑制。动脉收缩压常低于90毫米汞柱,或比原来水平低50毫米汞柱。尿量每小时低于20毫升。这些休克体征反映出原发性灌注衰竭。休克患者,由于组织灌注障碍,在缺乏  相似文献   
5.
近数年来,由于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致伤后产生的免疫抑制现象的机制已有进一步的了解。这种自动免疫抑制现象,一般于伤后两周左右消失,对大面积烧伤的感染防治和创面处理有重大影响。现综述如下:过去对大面积烧伤致伤后产生免疫抑制现象的机制是不清楚的。1977年Hakim成功地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清中提取和提纯一分子量为10,000,具有强大免疫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免疫抑制因子,能抑制伤者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液体疗法,长期以来常规使用低渗或等渗液体进行补液。为了使尿量达到可接受的水平,输液量一般过大。近十多年来,对烧伤后早期液体丢失的机理进行广泛研究后,认为热力损伤后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受到损害,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因此,在这样一个自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