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颅底肿瘤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采用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切除3例颅底肿瘤,其中鼻咽巨大纤维血管瘤l例;翼腭窝平滑肌肉瘤1例;鼻口咽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结果:3例患者均无上颌骨坏死和面部畸形、无错位咬合、无面神经功能障碍和下睑外翻、无术侧面部感觉障碍和溢泪、无脑脊液漏及颅内外感染。但2例出现术侧分泌性中耳炎、有轻度张口受限。结论: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行颅底手术具有显露充分、肿瘤切除彻底、正常功能结构及外观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在乌鲁木齐年降水量为230毫米左右的旱作栽培条件下,测定了奇台无芒雀麦、昭苏无芒雀麦、八农无芒雀麦和林肯无芒雀麦的相对成活率、产量,结果表明,其抗旱性依次为八农光芒雀麦、林肯无芒雀麦、奇台无芒雀麦、昭苏无芒雀麦.应用该自然条件对筛选抗旱植株具有理想的自然选择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砷暴露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α, ERα)抑制剂干预后,对雌激素及其受体和甲状腺相关激素及受体的影响,阐释砷的甲状腺毒性作用途径。 方法 大鼠亚砷酸钠饮水染毒,并给予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干预。通过ELISA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 E2)、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 T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 T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甲状腺组织ERα、甲状腺激素受体α(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α, TRα)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甲状腺组织TRα蛋白水平。 结果 砷暴露后雌性大鼠E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P<0.05),雌雄大鼠低砷组ERα、TRα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高剂量砷暴露后雌性大鼠TSH、TT3及TR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TT4较对照组下降(P<0.05)。ICI182780可降低雌性大鼠E2表达水平的上升,也对砷暴露大鼠TT4、TSH、ERα、TRα表达的改变有反向调节作用(P<0.05)。 结论 低砷暴露对雌性大鼠有明显的雌激素效应,高砷暴露可造成大鼠甲状腺功能紊乱或损伤。ERα可能是体内砷暴露发挥雌激素效应的主要途径之一。ICI182780可拮抗砷暴露导致的雌激素效应并缓解甲状腺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尼勒克县三所中小学学生肠道寄生虫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伊犁地区卫生防疫站协助我站在尼勒克县三个乡进行的肠道寄生虫病的调查结果表明 ,肠道寄生虫病是我县常见、多发的传染病之一。为了掌握和了解我县中小学生目前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 ,为今后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我站于 1999年组织人员对我县三所中小学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病的调查工作。1 调查对象及方法1. 1 方法 :用改良加藤厚涂片和碘液直接涂片法进行检查。1.2 对象 :本县三所中小学 ,不同民族 ,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学生作为调查对象。2 感染率及其分布共调查 2 0 4 2名学生 ,受检人数 1780人 ,受检率 87.17% ,感染人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个体化的流固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不同血液特性对动脉瘤腔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对脑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方法首先采集3D数字剪影图像构建动脉瘤模型,通过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分析在相同边界条件下,不同血流特性对颈动脉瘤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最后对简化颈动脉瘤实验模型进行粒子图像测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实验,以验证血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结果不同血流特性的流固耦合模型,在1个心动周期内,在相同时刻,瘤腔内的低速区域面积、瘤腔流线分布、壁面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动脉瘤壁面变形有较大的差异。通过PIV实验发现,在瘤腔内涡流位置随速度变化而变化,与模拟分析结果流动趋势相一致。结论两种血液特性差异较小,但非牛顿流体更加接近血液真实状态,数值结果将更接近真实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水平迅速提高,但是神经修复后面部功能的改善仍不够理想,如何提高面神经再生质量成为研究重点。为解决传统神经损伤修复方法存在的问题,各种新方法应运而生。利用不同材料的神经导管来修复面神经损伤,是相对简单而又有效的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的手术方法。本文对3类常用神经导管材料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效果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在小儿泌尿系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7例尿路梗阻患儿分别作腹部超声(BUS)、静脉尿路造影(IVP)、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MRU尿路梗阻的表现。结果 47例尿路梗阻患儿中经MRU诊断为壁段狭窄7例,原发性巨输尿管症3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1例,输尿管口囊肿6例,MRU影像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对小儿泌尿系梗阻诊断正确率100%。结论磁共振尿路造影技术具有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的优点,是诊断小儿尿路梗阻疾病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总结跳跃性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跳跃性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2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49.5±27.5岁。其中2处病灶24例,3处病灶7例。对每例患者明确责任椎,确定手术病灶、融合节段、内固定方式,以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随访29.7±14.7个月(15~85个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红细胞沉降(ESR)和C-反应蛋白(CRP);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病灶后凸Cobb角;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骨愈合标准分级以评估术后结核活动性、症状改善、畸形矫正及骨愈合。结果:31例患者中20例(65.4%)只有1处病灶出现临床症状,23例(74.2%)以疼痛为主诉入院,15例(48.4%)在病程中只有疼痛症状,而11例(35.5%)只有1处病灶出现疼痛症状,18例(58.1%)患者初诊时至少有1处病灶漏诊。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80.0±52.2min(165~330min),失血量567.7±332.0mL(150~1000mL)。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例,切口感染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结核病灶均治愈,未出现复发。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ESR为41.5±26.3mm/h、16.3±13.4mm/h、12.5±6.3mm/h、11.4±5.2mm/h、9.2±3.1mm/h;CRP为32.8±23.2mg/L、7.3±5.6mg/L、6.2±4.1mg/L、5.1±3.7mg/L、2.8±2.3mg/L;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6.4±2.4分、2.4±1.7分、2.3±1.3分、1.6±0.9分、0.9±0.7分、0.4±0.3分。术后各个时间点CRP、ESR、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前Cobb角25.7°±4.9°,术后1周15.4°±2.1°,末次随访时17.1°±2.3°,术后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10例存在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末次随访时1例术前A级患者恢复至C级;4例术前B级患者1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D级;5例术前C级患者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术后6~12个月42处植骨病灶均获得骨融合,末次随访时34处病灶Bridwell Ⅰ级愈合,8处病灶Bridwell Ⅱ级融合。结论:对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明确责任椎及各处病灶病变特点,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安全且高效,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结构形状的血管支架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针对同一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设计了三种网丝截面相同、通透率近似相等、结构形状不同的支架。将这三种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的变化情况。三种支架中,螺旋型支架对动脉瘤瘤腔内的血流旋涡改善效果最佳,对动脉瘤瘤颈和瘤顶部分较高的壁面切应力削弱也最明显;周期型支架的柔顺性优于其余两种类型的支架。螺旋型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最佳,但不适合几何形状复杂的血管,本研究也可为进一步优化支架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病变部位、治疗方法、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神经及周围组织侵犯、手术切缘等临床资料,通过随访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入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总复发率为46.9%,远处转移率为3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病理分级、周围组织侵犯、手术切缘是否干净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分型、周围组织侵犯是影响术后复发,手术切缘是影响术后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分型、手术切缘是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因此对有高危险复发或转移因素的患者尽量做到手术切缘干净并定期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