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5 6岁 ,因左上腹痛 2天 ,伴头昏于 2 0 0 2年 2月12日急诊入院。入院前 2天患者无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 ,呈阵发性 ,放射至背心。查体 :T 36 .3℃ ,P 92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13/ 77mmHg ,脾明显肿大 ,肋下 8cm ,锁骨中线 ,叩痛 ,移浊 (+)。B超示脾重度肿大 ,脾被膜下积血 ,脾破裂 ,肝轻度肿大。入院后急诊手术 ,术中见 :腹腔内不凝血约 2 5 0 0 +ml,脾与大网膜、横结肠、胃、腹壁、膈肌广泛粘连 ,脾约 30cm× 2 0cm× 2 0cm大小 ,脾门部见 6cm长的裂口 ,活动性出血 ,脾包膜下积有血凝块 2 5 0g,脾包膜完整 ,无结节及硬块。…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7岁.进食梗噎感1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常规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胸部未见异常.食道钡餐检查:食道中段第7胸椎水平末见一充盈缺损影,长约5cm.粘膜皱襞排列规则,未见明确增粗、紊乱、中断现象.诊断:食道平滑肌瘤.胃镜检查距门齿26~29cm食道左侧壁可见一约3.0cm×1.0cm×1.0cm肿物.表面光滑,可见粘膜桥,质硬,活动度较好.诊断:食道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MLP)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1例发生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右半结肠、直肠分别见多发性息肉。形态学表现见肿瘤性淋巴细胞呈弥漫型及结节型生长。瘤细胞免疫表型:CK-pan(-),LCA(+),CD20(+),CD10(-),CD45RO(-),CD5(+),cyclin(+),κ(-),λ(+)。结论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具有独特的病理大体表现,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应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相鉴别,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预后较差,是否化疗可能与预后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阑尾原发Burkitt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Burkitt淋巴瘤(B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方法研究1例发生在阑尾的Burkitt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阑尾Burkitt淋巴瘤(BL)形态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一致性增生的中等大小细胞浸润,部分瘤细胞周围空晕伴有星空现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LCA,CD20及CD10均为阳性,Ki-67大于80%阳性,CD99,CD3p,Mpo阴性,原位杂交EBER阴性。结论:原发于阑尾Burkitt淋巴瘤(BL)非常罕见,属高度侵袭性。应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相鉴别,需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为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超  曾林华  谢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28-2428,2433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纤粘连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胎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胎盘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纤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较正常早期妊娠胎盘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纤粘连蛋白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研究提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胎盘中滋养细胞增殖、粘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收集1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0.2(29-70)岁,多发生于胸腔、腹腔,其中1例为恶性SFT。镜下肿瘤细胞多为梭形细胞,少细胞区和多细胞区相间,两者间隔以瘢痕样透明变性粗胶原纤,可见分枝状的血管外皮瘤样区。免疫表型:梭形细胞Vimentin、CD34和CD99弥漫强阳性,不同程度表达Bcl-2、SMA、EMA、Desmin、S-100。结论:SFT属于中间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可复发或转移。少数SFT虽然具有实体富于细胞纤维肉瘤样模式,但其生物学行为仍然相对良性。一些组织学良性的SFT在术后10年也可复发和转移,“去分化SFT”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肿瘤与结核病是2种病理改变完全不同的疾病,但病程早晚和宿主反应不同,其组织形态各异,有些病例常无特异的形态变化,病理诊断也易误诊。我院收治2例病理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57岁。因阴道反复排液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阴道间歇性排白色液,量不多,阴道有灼痒感,无阴道流血,以后反复阴道排液,1个月前阴道排液量增多,呈清亮黄色,饭后、劳动后感下腹、肛门坠胀,偶感尿频、尿急,无尿痛,无咳嗽及咯血。1周前在外院行诊刮术,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癌”收住院。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有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Burkitt淋巴瘤(B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方法研究1例发生在阑尾的Burkitt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阑尾Burkitt淋巴瘤(BL)形态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一致性增生的中等大小细胞浸润,部分瘤细胞周围空晕伴有星空现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LCA,CD20及CD10均为阳性,Ki-67大于80%阳性,CD99,CD3p,Mpo阴性,原位杂交EBER阴性.结论:原发于阑尾Burkitt淋巴瘤(BL)非常罕见,属高度侵袭性.应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相鉴别,需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为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马丽梅  曾林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44-3245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性黏液腺癌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1例发生在阑尾的黏液腺癌转移至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阑尾黏液腺癌形态学上表现为分化好的黏液上皮性病灶,上皮细胞立方或柱状,胞浆透亮,核位于基底部,核分裂象罕见,腺腔充满胶冻样黏液。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K(low MW),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C-erbB-2均为阳性,ki-67肿瘤细胞约70%阳性,CK7、S-100、Vimentin、CgA、Syn阴性。结论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十分少见,至晚期广泛转移及双侧卵巢受累时,确定原发诊断较困难,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鉴别诊断方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