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腮腺病变的临床资料,30例术前均行256层CT双期增强扫描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比较这2种方法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30例中检出16例腺淋巴瘤,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1.2%、100%、90.0%、0.906,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分别为75.0%、100%、86.7%、0.872。两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当。临床怀疑腮腺腺淋巴瘤时,可依据CT双期增强扫描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脾脏树突细胞(DC)中负性共刺激分子(PD-1、PD-L1)和CD86、MHC-Ⅱ的表达情况,探讨DC在脓毒症末期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h、12h、24h、48h、5-7d、10-12d组和对照组,前6组实验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法复制脓毒症-MODS模型(每组20只),对照组(10只)不做处理。观察各组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使用BDIMagTM树突细胞富集磁珠分离出脾脏DC,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DC中PD-1、PD-L1、MHC-Ⅱ分子(I-Ab)及CD86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的关系。结果24h、48h组和10-12d组实验小鼠脾脏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脾脏DC中PD-L1的表达在病程早期(6h)即明显升高(78.4%±34.5%,P<0.05),而后迅速下降,至24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5d后再度升高,持续至病程终末的MODS期(10-12d)达到高峰(81.7%±31.8%,P<0.01)。PD-1在脾脏DC中表达量较低,但具有与PD-L1相同的变化趋势。MHC-Ⅱ分子(I-Ab)与CD86在致伤早期(6h)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阑尾杯状细胞腺癌(GC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8例手术切除GCA的患者病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表型、特殊染色及随访情况,并按照WHO消化系统肿瘤第5版(2019)重新进行组织学分级,结合文献对该疾病进行讨论。结果 8例GCA中,女性4例,男性4例,年龄范围47~74岁。大体检查3例回盲部可见肿物,1例阑尾增粗,4例阑尾无显著改变;镜下肿瘤在阑尾壁内呈浸润性生长,间质反应轻微,低级别成分由杯状细胞样的黏液细胞、数量不等的内分泌细胞以及潘氏细胞组成类似肠隐窝、小管及簇状结构,高级别成分则呈单个、条索状及片状结构,可见印戒细胞样细胞;低级别及高级别均见细胞外黏液;组织学分级6例G1,1例G2,1例G3;5例见神经侵犯;1例广泛淋巴结转移并大网膜内转移。免疫组化结果:8例均表达CEA,局灶或弥漫表达Syn、CgA、CD56;5例弥漫或部分表达CK20,3例CK20阴性,所有病例CK7均阴性;错配修复蛋白MLH1、PSM2、MSH2及MSH6均呈阳性表达,6例行AB-PAS特殊染色均显示胞内黏液阳性。结论 GCA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阑尾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虽然肝功能障碍影响许多重症疾患的代谢途径,但是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研究者通过标记缺血/再灌注和脓毒症患者的肝功损害和机能和体外肝组织的分子机制,对其肝功能进行前瞻性评价。对48例脓毒症患者标记损伤肝细胞、合成物和排泄物,包括测定血浆内靛青绿消失率。结果表明肝功能障碍者42%由于血胆红素过多,74%由于染料排泄物的损伤。只有染料排泄物〈8%/min才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常规标记的肝损伤患者很难预测。它的内在机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说明:①胆红素转运蛋白和人体肝组织中靛青绿的基因表达分析。②观察接受T管引流的12例肝移植患者在缺血/再灌注后对染料摄取和排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瘤)的MSCT表现与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腮腺Warthin瘤的MSCT表现,并与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14例进行比较,分析MSCT的诊断价值。结果 29例患者中男25例;单侧单发22例,双侧单发2例,单侧多发4例,双侧多发1例,共45个病灶,其中75.6%(34/45)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MSCT平扫4例,25例行增强扫描动脉期,6个病灶轻度强化,12个中度强化,23个明显强化,其中22例诊断为Warthin瘤。14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中诊断Warthin瘤的有10例,1例诊断为炎症,2例诊断为囊性病变,1例诊断为恶性可能性大。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相当,临床考虑Warthin瘤的患者可依据MSCT表现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7.
8.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一直是世界危重病急救医学领域的棘手问题。临床大量抗炎治疗最终并未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目前普遍认为,脓毒症时机体为清除致病原而发生了强烈的炎症反应,同时机体还通过内在机制减轻这种过高的炎症反应状态,而这种非正常的反向调节所形成的抗炎状态即免疫抑制将会引发多种免疫功能障碍,形成无法避免的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ath1基因在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与增生性息肉(H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阅片,所有切片按WHO第4版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筛选出63例无蒂SSA/P、35例HP、5例传统锯齿状腺瘤(TSA)、10例管状腺瘤(TA)、3例SSA/P伴异型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脾脏中泛素(U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研究泛素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HCⅡ)对树突细胞(DC)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21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30只)和MODS组(180只),通过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悬液复制MODS模型,MODS组再随机均分为6、12、24、48 h和5~7d、10 ~ 12 d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脾脏中Ub蛋白及CD11c+DC细胞和MHCⅡ类分子Ⅰ-Ab的表达;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脾脏内Ub mRNA表达.结果 ①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ODS组伤后6h脾脏Ub阳性细胞逐渐增多,24 h达高峰[(16.83±0.38)%比(8.60±0.86)%,P<0.05],后逐渐下降,至10~12 d Ub阳性细胞已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66±0.34)%比(8.60±0.86)%,P< 0.05].②荧光定量RT-PCR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ODS组伤后6 h Ub mRNA表达增强,至24 h达高峰(2.17±0.20比1.00±0.00,P<0.01),随后逐渐下降,至10~ 12d表达已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72±0.08比1.00±0.00,P<0.05).③免疫荧光标记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ODS组伤后6 h CD1 1c+DC细胞明显增加,至24 h达高峰[(7.55±0.04)%比(2.08±0.13)%,P< 0.05],随后明显减少,至10~12 d已接近正常对照组[(2.28±0.06)%比(2.08±0.13)%,P>0.05].MODS组伤后6 h Ⅰ-Ab阳性细胞明显增加[(10.90±1.40)%比(5.78±0.47)%,P<0.01],24 h表达明显下降[(3.32±0.91)%比(5.78±0.47)%,P<0.05],48 h、5~7d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后,10~12 d再次显著降低[(2.20±0.97)%比(5.78±0.47)%,p<0.05].Ub阳性细胞数与Ⅰ-Ab、CD11c均呈显著正相关(n=0.899,r2=0.987,均P<0.05).结论 Ub可能通过泛素化DC表面的MHCⅡ类分子影响DC成熟和活化,从而影响MODS各时期的免疫应答,为调控免疫应答提供新的认识途径与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