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黄十种不同煎煮法的部分药效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大黄十种不同制备方法的煎液对小鼠致泻作用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作用比较。分别煎沸10、30、60min,结果表明时间越长,致塘作用愈强,抑菌作用也有类似趋势;但煎沸120min则致溏和抑菌作用反而减弱。抑菌作用以煎沸30min的最强;致溏作用以煎沸60min的最强。综合考虑,以煎沸30~60min最理想。直接将大黄加入沸水中(后下)的其致稀便倾向在全部十种煎法的煎液中最强。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elomerase PCR ELISA法对41例膀胱部组织和23例非癌患者膀胱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41例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34例,阳性率82.9%,23例非癌患者膀胱组织中端粒酶阳性1例,阳性率4.3%。两组端粒酶活性比较,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之间密切相关,端粒酶活化可能是膀胱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端粒酶可作为早期发现膀胱癌、术后随诊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3.
以MIC相对值为指标,观察黄连、黄芩、甘草煎液单味或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黄连与黄芩配伍,黄芩的抑菌作用有所降低,但黄连则未见降低;黄芩多于黄连时,黄连的抑菌作用似有增强。黄连与甘草配伍,无论比例如何,配伍后的抑菌作用均呈降低趋势。当三药同时配伍时,黄连、甘草的抑菌作用不变,或反增强,只有黄芩的抑菌作用有减弱趋势。黄连与黄芩、甘草两两配伍,单独使用时,其抑菌作用似不如组成三药配伍。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4-[4-(吡啶-3-基)咪唑-1-基]丁胺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3-乙酰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肟化、磺酰化、氧化、环合、还原得到3-(咪唑-4-基)吡啶,再经与N-(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缩合及肼解等反应制得抗菌剂泰利霉素的特定侧链化合物4-[4-(吡啶-3-基)咪唑-1-基]丁胺,总收率24%.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常青  周莹  易红  杨桦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915-916
广西地不容StephaniakwangsiensisH .S .Lo为防己科植物,是广西壮族等少数民族民间常用草药,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菌痢,牙痛、神经痛,痈疮肿毒,跌打肿痛。在《广西中药材标准》[1] 中收载为金不换的植物来源品种之一。广西地不容块根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其中有l 四氢巴马汀1.74 %~4 .4 3% (l tetrahydropalmatine)、二氢巴马汀(di hydeopalmatine) ,巴马汀(pla....  相似文献   
6.
黄连膏药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桦  詹贵成  易红  陈馥馨 《中草药》1995,26(7):366-367
分别制备含盐酸小檗碱、黄连细粉和黄连浸膏的膏药,贴于大鼠背部,收集尿液。用高效液相法对尿样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证实3种膏药中的小檗碱成分均能经皮吸收,并从尿中排出。尿中排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至第7天仍能维持较高量,显示中药膏药剂型缓效、长效的特点。同时提示不同制备工艺对小檗碱的透皮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易红  石庆平  龙恩武 《中国药业》2009,18(17):41-43
目的对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尿路感染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分析。方法将85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2例给予加替沙星序贯疗法,B组4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最小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8.3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和93.0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和4.6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42和1.87。结论对于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比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具成本-效果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来源及不同部位夏枯草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所含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5种酚酸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夏枯草抗氧化活性与总酚酸含量间的相关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服务。以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PPH和HPLC测定夏枯草的抗氧化活性及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5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DPPH采用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0.5 m L与0.1 mmol·L~(-1)DPPH·乙醇溶液反应60 min,于517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清除率及IC50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HPLC采用Epic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80 nm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多批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夏枯草的抗氧化能力与其中5种酚酸类成分的总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与0.1 mmol·L~(-1)DPPH·乙醇溶液反应的量效范围为0.300~1.65 g·L~(-1)(药材),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007 84~0.980,0.011 5~1.44,0.008 64~1.08,0.080 0~1.00,0.079 8~0.998μg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5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6%,96.88%,100.3%,102.1%,104.5%,RSD分别为1.8%,1.6%,1.7%,0.62%,0.75%。夏枯草各部位的抗氧化能力与总酚酸含量和在一定的药材质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在确定的药材质量范围内,采用DPPH生物测定法结合HPLC含量测定法共同用于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可考虑作为一种新的尝试用于夏枯草质量标准的修订。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新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执行前后某专科医院医疗服务费用和收费结构的变化,分析费用构成比及合理程度,初步评价新收费标准对住院费用和收费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05—2006年度和2006—2007年度的5种常见病种共1000例,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7年度各病种治疗、检查和化验等费用和费用构成比下降;手术、护理等费用和费用构成比上升。结论:各病种收费标准和费用构成比例逐步规范、合理,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持续时间、ST段下移、室性早搏次数等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