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伤性股动脉栓塞继发肾功能衰竭32例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股动脉栓塞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 对32例外伤性股动脉栓塞术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均进行急诊手术切开取栓、血管吻合术,术后均予以综合治疗。结果住院时间7天-3个月,平均41d。最终截肢6例,死亡2例,24例修复成功。结论 术前准确判断预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筋膜减张性切开、术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术后利尿合剂应用和及时必要的血透是影响外伤性股动脉栓塞保肢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3.
前路一期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前路一期病变椎体切除、人工椎体或钛网融合器植骨替代、椎体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连续两个及以上节段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34例病变累及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椎节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27.8° ̄65.4°(38.6°±10.3°),一期行前路病变椎体切除,椎间撬拔撑开复位,人工椎体或钛网融合器植骨替代,辅以椎体钉板或钉棒系统短节段邻近椎节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均给予短疗程化疗。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1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影像学检查示脊柱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椎体序列恢复良好,椎间高度恢复。后凸Cobb角矫正至2.1° ̄14.2°(7.5°±8.3°),平均矫正31.2°±8.5°。随访18 ̄54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矫正度丢失4.3°±3.8°,均无结核复发。结论: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节段的胸腰椎结核采用前路一期行病变椎体切除有利于病灶彻底清除,减少复发;也有利于椎管彻底减压。前路椎体替代、植骨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可更好地纠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107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的治疗,探讨前、后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31例经前路减压植骨,采用Z-Plate等内固定。76例经后路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 两组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选择前或后路手术,应综合考虑脊髓损伤程度、手术时机与技巧、骨折的部位、骨折类型和影像结果等,才能确实做到减压、恢复脊柱序列和坚强固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软骨创伤缺损及退变修复的种子细胞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分析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对白色封闭群大鼠(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体外扩增,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情况及蛋白质水平来测定转染后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碱性磷酸酶定量测定鉴定成骨活性及MTT法评估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从SD大鼠骨髓提取物中分离培养的细胞形态为梭形,呈铺路石状、漩涡状生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多项分化能力鉴定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经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碱性磷酸酶;MTT法检测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说明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可以持续、高效表达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磷酸酶,在体外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穴位刺激疗法,就是通过刺激穴位,促进全身的经络和血脉畅通、平衡,从而激发细胞活力,延缓细胞的衰老过程,提高人体原本具有的自愈力及免疫力,增进内脏功能,使身体更加强健。神奇效果效果1:提高免疫力实验显示:穴位刺激后,人体血液中的白血球,淋巴球等免疫细胞均有所增加。效果2:促进新陈代谢进行穴位刺激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为体内各组  相似文献   
7.
骨肉瘤生物学治疗新途径MCP—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抗途径,具有募集单核细胞等不同的生物学机制,可克服骨肉瘤多药耐药性等问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骨肉瘤生物学途径。本文综述了MCP-1的来源的、生物学特点、抗瘤作用机制,并探讨共应用于骨肉瘤治疗的可能性、优越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心绞痛1.变异性心绞痛 心肌缺血在24小时中有一定的日内变动,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致的变异性心绞痛也存在24小时波动。变异性心绞痛者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分为症状性(有胸痛)及无症状状性(无胸痛)两种。缺血发作多集中在0时至6时,其它报告的结果基本类似(图1)。这种24图1 ...  相似文献   
9.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 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抗肿瘤途径,具有募集单核细胞等不同的生物学机制,可克服骨肉瘤多药耐药性等问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骨肉瘤生物学途径。本文综述了MCP1 的来源、生物学特点、抗瘤作用机制,并探讨其应用于骨肉瘤治疗的可能性、优越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陈宗雄  林松庆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82-2282
车祸等致小腿中下1/3部损伤临床多见,易发生软组织缺损,创面难以愈合,影响骨、关节及肌腱的修复,治疗困难,必须用皮瓣修复[1-2]。邻近非主干血管为带蒂皮瓣,因就近取材、切取方便、不影响患肢血液循环,是修复该缺损的首选方式。我科从1998年2月至2005年4月用4种邻近非主干血管蒂(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1/3部皮肤缺损进行42例手术,通过术前准备及对术后的体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