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低张饮水后MRCP对十二指肠憩室的检出及分型的临床价值,评价憩室的发生部位与胆道梗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十二指肠镜确诊的78例DD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于常规上腹MRI平扫+MRCP(简称常规MRCP)后中止检查,低张饮水500~800 ml,20 min后再行横断T2WI高分辨扫描+MRCP(简称低张力MRCP)检查,原始数据传送至ADW4.6工作站后处理,双盲法判定憩室数目、发生的部位及分型,评估胆道梗阻程度,分析憩室部位与胆道梗阻的相关性。结果78例DD患者中,常规MRCP发现憩室82个:憩室内型13个、边缘型40个、周围型23个、远离型6个,低张力MRCP检出憩室80个:憩室内型4个、边缘型29个、周围型41个、远离型6个。两种影像学检查对DD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低张力MRCP对憩室内型、周围型憩室的检出优于常规MRCP(χ2=4.13,P<0.05)、(χ2=3.97,P<0.05)。DD伴发胆道梗阻者56例,发生率为71.79%。DD发生的部位与胆道梗阻程度有相关性,其中憩室内型并发的胆道梗阻程度与周围型、远离型憩室并发的胆道梗阻程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5)、(t=5.84,P<0.01)。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是诱发胆道梗阻的重要原因,憩室的发生部位与胆道梗阻程度具有相关性,低张力MRCP有助于憩室的检出及准确分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勐腊县近70年麻风新发患者畸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勐腊县历年麻风患者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麻风畸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分析勐腊县麻风患者391例,麻风新发病例畸残率46.04%(180/391),其中2 级畸残率44.50%(174/391)。延迟期2~5年、5~10年、≥10年的麻风患者发生畸残风险分别是延迟期<2年的2.49倍(P=0.018)、4.8倍(P<0.001)和14.56倍(P<0.001);家外传染的麻风畸残风险是家内传染的1.93倍(P=0.030);有麻风反应的麻风畸残风险是没有反应的2.36倍(P=0.010);神经损害数2~4条和>4条的麻风畸残风险分别是神经损害1条的3.37倍(P=0.029)和5.09倍(P=0.009)。结论:勐腊县麻风畸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延迟期、家外传染、麻风反应、神经损害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勐腊县近60年麻风流行趋势变化及防治效果,为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计划(2016 ~2020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调查,计算麻风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儿童麻风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1956 ~2015)年全县累计发现麻风病人386例,其中多菌型185例,少菌型201例;累计临床治愈337例,(92.08%),无复发病例.发病率由最高年段(1961 ~1965)年的10.61/10万,降到(2011 ~2015)年的0.28/10万,下降了97.36%.发现率由最高年段(1981 ~1985)年的11.27/10万,降到(2011 ~2015)年的0.84/10万,下降了92.55%.患病率由最高年份1983年的13.29/万,降到2015年的0.17/万,下降98.72%.儿童麻风构成比为10.62%,平均发病年龄30岁,Ⅱ级畸残率年均41.45%,平均延迟期27个月.结论 勐腊县麻风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降为低流行区,但距离消除麻风病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