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胶原诱发关节炎(CIA)的DBA/1小鼠模型,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变化分别予以分析,为相关药物疗效评价提供合适模型。方法 将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在DBA/1小鼠尾根部2~3cm处皮内注射100μl混合乳剂,3周后再重复注射等量乳剂,动态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如肿胀程度、炎症指数和体重变化等,对中晚期发病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在首次免疫后28d左右,胶原注射小鼠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红肿,5~6周肿胀厚度达到最高为(3.42±0.34)mm,小鼠的CIA发生率为100%,病理学结果显示,患病关节表现出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和骨骼破坏等较为典型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小鼠则无上述表现;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组小鼠的上述表现明显减轻。结论 DBA/1小鼠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CIA模型,而且发生率为100%,该模型在临床发病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较充分模拟了人类RA的病变特征,适用于开展RA防治药物或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鼠源T细胞受体(mTCR)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地塞米松0.5 mg·kg-1和mTCR单抗25 mg·kg-1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在第1天和第22天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的乳化剂,制备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小鼠模型。地塞米松治疗组于第29~41天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隔日一次;mT-CR单抗组分别在第0天和第21天皮下注射mTCR单抗各1次;正常和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小鼠体质量、足掌厚度和关节炎指数的变化,并计算CIA的发生率。给药后第60天实验结束,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多功能流式液相芯片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在第42天,模型组小鼠CIA发生率为6/6,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分别为2/6和1/6;第49天,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CIA的发生率仍分别为6/6和2/6,mTCR单抗治疗组升高为5/6。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的足掌厚度和关节炎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其中第38天时,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足掌厚度分别为2.34±0.06,2.96±0.49,2.61±0.44和(2.29±0.13)mm;关节炎指数分别为0.0±0.0,4.0±2.6,0.7±1.0和0.3±0.8。实验结束时,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血清IL-4含量分别为94±12和(105±38)ng·L-1,与模型组(67±8)ng·L-1比较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分别为4.8±0.7和(3.8±0.8)ng·L-1,与模型组(6.7±1.5)ng·L-1比较明显降低(P<0.05);各组IFN-γ含量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骨破坏减弱。结论 mTCR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