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1997年2月~7月采用经皮穿刺左下腹麦氏点法的改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8例脑积水患者,手术操作方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2月~2005年8月,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46例.结果治疗狭窄动脉共48根,技术上全部成功,狭窄程度由原来的(65.2±10.9)%下降至(9.6±4.6)%,无一例死亡,围手术期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6.5%),随访(8.0±6.1)个月,颈部动脉超声检查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oppler微型探头和硬性神经内窥镜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 年4月至 2006年7月,96位脑动脉瘤患者在手术中同时应用Doppler和内窥镜,动脉瘤数为107个.Doppler探头的直径为 1.5 mm,频率为 20 MHz;内窥镜有0、30、70三种角度.在动脉瘤夹闭前和(或)夹闭后使用Doppler和神经内窥镜.结果 107个动脉瘤中的39个动脉瘤,内窥镜提供了显微镜所没有提供的信息;19例在内窥镜和Doppler探查后对动脉瘤夹进行了调整,其中10例因瘤颈不完全夹闭, 9例因穿通支受到动脉瘤夹的影响.结论 Doppler和神经内窥镜在动脉瘤手术中具有应用价值,可在夹闭前和(或)夹闭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体感诱发电位(SEP)改变及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其的影响. 方法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65)和对照组(n=28).治疗组静脉滴注Lipo PGE1,同时行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不使用Lipo PGE1,其余治疗措施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SEP及预后情况的改变. 结果 两组患者的N20峰潜伏期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延长(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N20峰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P<0.05);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预后较佳. 结论 SAH患者存在SEP异常,Lipo PGE1能改善SAH后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弥漫性轴突损伤(DAI)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改变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重物撞击法致伤大鼠.bFGF治疗组(n=60)大鼠硬膜下及皮层下注射bFGF,另设正常对照组(n=20)和致伤对照组(n=60).用感觉运动整合试验、高杆爬行试验、抓握悬吊试验和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颅骨内电极植入术后行类P3检测. 结果 大鼠DAI后感觉运动整合试验、高杆爬行试验、抓握悬吊试验及水迷宫试验成绩均有不同程度下降,bFGF治疗组早期成绩较佳.大鼠DAI 后P3a潜伏期延长,致伤对照组P3a潜伏期长于bFGF治疗组(P<0.05). 结论 大鼠DAI后学习记忆和运动能力下降,伴类P3潜伏期延长;事件相关电位(ERP)有希望用于DAI监测;bFGF脑内局灶应用能减轻大鼠DA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内窥镜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及优缺点。方法 自2000年6月~2001年2月对12例垂体腺瘤患者施行内窥镜辅助经蝶窦腺瘤切除手术。经单侧鼻腔鼻中隔入路,在0°角内窥镜下分离鼻粘膜,暴露蝶窦前壁,以中鼻甲下缘和蝶窦开口为界切开蝶窦前壁,打开鞍底,切开硬膜,在内窥镜下探查肿瘤和正常腺体的分界,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 术后所肩异常升高的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窥镜辅助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手术视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1994年5月~1996年9月,我院应用钬激光经颅治疗各部位肿瘤64例,其中微量激光治疗大型垂体腺瘤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微创、可控性强的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6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34)和假手术组(n=32),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将微导丝由股动脉送入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2h后拔除微导丝建立模型,而假手术组微导丝进入右侧大脑中动脉后即退出.临床神经功能检查家兔左侧肢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蹲立时的姿势和行走时的步态;分别于术后6h、12h和2 周处死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各24只家兔,取脑组织并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梗死灶情况;术后2周处死剩余家兔,取脑组织并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在模型组,临床神经功能检查显示家兔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建模成功率为94.12%;TTC染色证实术后6h存在脑梗死灶,12h后脑梗死灶趋于稳定;术后2周脑组织HE染色显示右侧额顶叶脑组织缺血性改变.假手术组家兔末出现上述症状及病变.结论 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制作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该方法微创、可控性强,模型稳定可靠,是用于研究局灶性脑缺血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脑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凝血酶是常用的局部速效止血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神经毒性介质.作者着重综述脑出血后凝血酶对脑组织和脑血管的毒性作用,并介绍了几种凝血酶抑制剂,以期在自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方面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脑室出血中血块与脑室体积变化及病理改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室内出血脑室与血块体积变化及病理改变.方法通过建立狗的脑室内出血模型,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状态评估、系列头颅CT和病理检查,并根据CT影像计算脑室体积和脑室内血凝块体积.结果正常成年狗的脑室呈裂隙样,注血后脑室被血凝块明显扩张,在最初1周内脑室体积对血凝块体积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此后随血凝块进一步缩小,脑室体积反而进行性增大,血凝块均于3~4周内完全溶解消失.脑室扩张程度对最初的脑室内血凝块体积亦呈良好的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病理检查发现脑室系统室管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室管膜下胶质增生,室管膜下组织中神经元有嗜酸性坏死.结论出血性脑室扩张是脑室内出血的显著特点和导致不良预后的主要表现,脑室周围重要结构中神经元的缺血性改变,可能是脑室内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最直接原因,它可能是由于出血性脑室扩张压迫脑室周围血管结构、颅内压增高和脑血管痉挛等综合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