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MRI在椎动脉压迫性面肌痉挛(HF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椎动脉压迫性HFS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MRI图像,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比较面神经出脑桥段与椎动脉相交处椎动脉的管径、自身角度及偏移程度、与面神经的最短距离和HFS的关系.结果:HFS组与对照组比较,面神经出脑桥段椎动脉管径及偏移程度显著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隔膜型(MOVC)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术后复发的可能病因。方法对20例MOVC型BCS介入术后复发患者行MRI及DSA检查并行介入治疗,观察患者下腔静脉阻塞类型、隔膜与肝静脉位置关系。结果下腔静脉(IVC)内仅有血栓形成5例,下腔静脉内同时有血栓及隔膜形成12例,下腔静脉内仅有隔膜形成3例;复发隔膜位于肝右静脉以上13例,位于肝右静脉以下2例。结论下腔静脉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为MOVC患者术后复发的始动因素,血栓与隔膜形成之间关系密切,为复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MRI动态增强检查对下腔静脉膜性阻塞(MOVC)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1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BCS)MRI与DSA图像,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判断下腔静脉膜性梗阻平面、端口形态及梗阻膜厚度的介入术前诊断价值。结果 41例BCS患者中下腔静脉膜性阻塞34例(其中4例膜性带孔),非膜性阻塞7例,MRI动态增强与DSA诊断有较好的吻合度;MRI对MOVC术前诊断灵敏度(76.4%)、特异度(71.4%)较高。IVC梗阻膜远心端形态MRI与DSA显示差别不大。IVC梗阻膜以等、低信号为主;厚度以<1cm多见(53.8%)。结论 MRI对下腔静脉膜性梗阻部位、端口形态及梗阻膜厚度的术前显示有优势,对介入治疗方案的术前制订能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4.
刘颖  孙小伶  许倩  戚云杰 《吉林医学》2012,(36):7996-7997
目的:探讨磁共振PROSET序列对坐骨神经盆腔段的显示价值。方法:对28例受检者56条坐骨神经行3D-PROSET序列和常规T2WI、T1WI序列扫描,并对PROSET序列图像进行3D-MIP重建;对比PROSET序列图像和和常规T2WI、T1WI序列图像对盆腔段坐骨神经的显示率,并对三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进行比较。结果:PROSET组图像的CNR和对坐骨神经的显示率都明显高于T2WI组和T1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PROSET序列对坐骨神经盆内段的显示价值明显高于常规T2WI和T1WI序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背景下肝癌结节MRI强化方式与肝炎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结节MRI强化方式的异同.方法 分析本院就诊行MRI检查(包括三期增强序列)的BCS合并肝癌患者6例共12个肝癌病灶,并与同期来本科就诊行MRI检查(包括三期增强序列)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32例共40个肝癌病灶,比较其MRI三期增强强化方式的异同.结果 BCS合并肝癌结节三期增强显示:动脉期12个(12/12,100%)肝癌病灶均呈高信号;静脉期4个(4/12,33%)呈稍高信号,3个(3/12,25%)呈等信号,5个(5/12,42%)呈低信号;平衡期4个(4/12,33%)呈稍高信号,1个(1/12,8%)呈等信号,7个(7/12,58%)呈低信号.肝炎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结节三期增强显示:动脉期25个(25/40,63%)肝癌病灶呈高信号,10个(10/40,25%)呈稍高信号,5个(5/40,13%)呈等信号;静脉期2个(2/40,5%)肝癌病灶呈高信号,4个(4/40,10%)呈稍高信号,4个(4/40,10%)呈等信号,30个(30/40,75%)呈低信号;平衡期2个(2/40,5%)呈等信号,38个(38/40,95%)呈低信号.结论 BCS背景下肝癌结节MRI强化方式与肝炎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结节MRI强化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