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资料显示泰必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疗效和氯氮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可改善猜疑、情感交流障碍、情感平淡、异常思维内容、概念紊乱、幻觉、意志缺乏、注意障碍等症状,但在控制兴奋躁动、改善思维方面不如氯氮平。副作用比氯氮平轻,主要是失眠,偶有轻度锥外系反应。常用治疗量为600—1200mg/日。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患者在高压氧舱内的整个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笔者自制了一套四肢关节固定带,防止躁动患者的再次受伤,并减少了对周围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产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徐茂芳姜桂兰王清香李伟1982年2月至1992年12月我们两院共收治产后精神障碍116例,现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及发病类型分析于下。1.资料:本组产后精神障碍患者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83例。年龄23~35岁,平均26.2岁。...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在脑外伤康复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院自1997年至今122例脑外伤患者,男91例,女31例;年龄≤14岁13例,≥50岁15例,15-49岁94例.病因:车祸88例,摔伤20例,打击伤14例.病程:脑外伤1个月内48例,1-3个月41例,3-6个月15例,6个月以上18例.120例为闭合性颅脑损伤,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根据病史、症状、体征、CT或MRI检查后明确诊断.其中颅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后3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致昏迷和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状态11例,颅骨骨折、脑挫伤、颅内血肿和/或硬膜下积液52例,脑损伤综合征28例.  相似文献   
5.
产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香  徐茂芳  崔玮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34-434,440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愈后及防治办法。方法:对116例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分类诊断与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产褥期感染、难产、产次、失血过多、文化程度、病前性格、遗传因素、内分泌、健康状况、新生儿性别、接生技术等多因素有关。结论:本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诱发因素分类诊断,选用不同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及心理治疗。其愈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产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愈后及防治办法.方法 对116例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分类诊断与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产褥期感染、难产、产次、失血过多、文化程度、病前性格、遗传因素、内分泌、健康状况、新生儿性别、接生技术等多因素有关.结论本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诱发因素分类诊断,选用不同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及心理治疗.其愈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的原因很多,因气管插管移位致窒息尚鲜见报道.现将1例高压氧治疗中因突发气管插管移位致呼吸困难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 ,于 1999年 6月 14日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溶栓术后出现脑溢血 ,继发脑积水。曾行脑脊液腹腔分流术 ,于 2 0 0 0年 3月 2 0日入我科行高压氧治疗。当时患者呈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 (PVS) ,气管内一次性插管留置 ,时有白色粘液咳出 ,心律 10 0 /min ,血压 94 / 136mmHg ,偶有早搏。进仓前 ,按高压氧仓内气管切开护理常规做法 ,将一次性气管插管内固定球囊的空气抽出 ,换成生理盐水 ,当注入生理盐水超过 3ml时 ,患者即出现明显呛咳、面色紫绀、呼吸困难 ,立即抽出生理盐水 ,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待症状缓解 10m…  相似文献   
9.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45 y,因车祸至右踝部开放性骨折,伤后2h在当地医院行清创和骨折固定术。术后d3,伤处出现剧烈疼痛。检查:创面周围出现水肿,皮肤变色,创口有棕红色浆液样液体流出,且恶臭,并伴有少许气泡逸出,触诊时,局部皮下“捻发音”。渗出物涂片检查发现产气荚膜杆菌,确诊为气性坏疽,再次手术清创,术中发现右大腿中段内侧肌群间隙有气体积聚,伴皮肤变色,即行右大腿中段截肢术。术后8h到我院高压氧舱治疗。采用1.5大气压治疗压力,以循环紧闭式面罩给氧20 min,共3次(每次间隙10 min),减压20 min。还辅以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首次高压氧治疗后,患肢创面渗出及恶臭明显减轻,坏死灶局限。按上述方案连续治疗3次,病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舱内特殊护理方法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实践中 ,我们通过摸索和探讨 ,对气管套管内球囊的处理 ,静脉输液中长针头的使用及导尿管的关闭与开放等传统的护理方法作了改进 ,现将这三则特殊护理的改进方法报告如下。一、气管套管内球囊的处理问题气管切开的患者 ,常规进舱前必须将气管套管的气囊换成水囊 ,因为理论上根据波义尔—马略特定律 :温度不变时 ,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同它的压强成反比。也就是说 ,压强越大 ,气体体积越小。加压时 ,空气压缩 ,气囊变小 ,容易使气管套管滑脱或移动 ;减压时 ,空气膨胀 ,可使气囊增大 ,过度增大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