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挽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2017年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合并肝硬化拉夫米定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患者89例,以替诺福韦酯进行挽救治疗%周。分别依据挽救治疗前患者HBV定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情况下HBV累积应答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累积转换率和ALT累积复常率。结果本组89例患者中,HBV累积应答64例,占71.91%;HBeAg累积转换32例,占35.96%;ALT累积复常74例,占83.15%。低定量组与高定量组HBV累积应答率、HBeAg累积转换率、ALT累积复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转氨酶组与高转氨酶组HBV累积应答率、HBeAg累积转换率、ALT累积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替诺福韦酯作为挽救治疗用药,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转氨酶和肝炎抗体指标,尤其是对病毒定量水平较低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蛇毒血凝酶联合奥曲肽和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蛇毒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水平、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胃泌素-17(G-17)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PCT和G-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毒血凝酶联合奥曲肽和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缩短止血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能C T碘摄取在鉴别良恶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08例实性肺结节患者(112个结节),所有患者均行双能C T增强扫描.分别计算结节全体积强化程度及碘摄取参数,包括总碘摄取量、总碘浓度、重要区碘摄取量、重要区碘浓度、标准化总碘浓度和标准化重要区碘浓度.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多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比较能谱CT定量参数及碘基图影像组学特征对肺炎性及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炎性组38例,恶性组85例)行动脉期能谱CT增强扫描的肺结节或肿块患者;比较病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在70 keV及40 keV单能量图像下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λ)、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有效原子序数值(effective?Z,Zeff)、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标准化有序原子序数值(normalized effective?Z,NZeff)及最大径(D),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手动分割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以7∶3拆分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法、递归特征消除筛选特征,5折法交叉验证,使用线性判别式分类器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模型的ROC曲线。结果:炎性组及恶性组在40 keV下的CT值、λ100?70 keV、λ70?40 keV、λ100?40 keV、IC、NIC、Zeff、NZeff以及D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NIC为独立影响因素(P < 0.001),NI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28。影像组学共筛选出10个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其AUC为0.843,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能谱CT定量参数及碘基图影像组学特征对于肺内炎性及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碘基图组学预测模型取得更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体化PET/MRI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胸部PET/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病例59例,观察和统计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的PET/MRI表现,并与同期内接受CT检查的39例患者的CT图像对照,比较两者对转移灶检测的敏感性。结果 确诊前行PET/MRI检查病例29例,PET/MRI均正确诊断为肺癌,诊断符合率100%。TNM分期诊断17例,15例与最终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符合率15/17(88.2%)。治疗中或治疗后监测30例,有阳性发现24例(80.0%),其中12例(12/19,63.2%)与同期CT比较有新发现可疑转移灶。不同肺癌亚型的原发灶的SUV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鳞状细胞癌(14.03±4.90)>小细胞肺癌(9.4±1.70)>腺癌(7.71±5.19);鳞状细胞癌的原发灶SUVmax大于淋巴结转移灶SUVmax。59例患者接受PET/MRI检查,仅根据MRI图像判定共发现26例患者101枚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而综合PET/MRI包括融合图像共发现28例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像组学特征在鉴别浸润性肺腺癌产生脉管侵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7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资料,以7∶3的比例将数据集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由2位医师分别绘制感兴趣区,提取特征.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Pearson相关系数法、方差分析选择特征,线性判别式分析分类器分类建模,并进行5折交叉验证.在训...  相似文献   
7.
肺癌是国内外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对于肺部肿瘤的检测及诊疗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混合成像技术, PET/MRI相较PET/CT存在诸多优势, 包括无电离辐射、高软组织对比以及多参数成像。随着采集技术的进步克服了诸多缺陷, 肺部PET/MRI的临床使用实践正在快速增长。本文从肺结节检出、肿瘤诊断、TNM分期、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等方面综述了PET/MRI在肺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潜在应用价值。影像组学、深度学习以及作为分子探针的特异性PET示踪剂的开发有望进一步提升PET/MRI肺部肿瘤成像中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