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蛋白酶激活受体-2为一种细胞膜表面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广泛分布于肺组织,具有较特异的激活方式.该受体与哮喘的关系正倍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其在哮喘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显示在哮喘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彭罡 《自我保健》2010,(5):18-18
思考并不等于“聪明”,它不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它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心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una C18柱(150 mm×4.6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5 ∶75),每1 000 ml 0.1%的磷酸溶液中加入50 μl的三乙胺(扫尾剂)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采用HPLC法检测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其在0.246~2.46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0%.结论:HPLC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检测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质量控制;一定量的三乙胺分析纯可作为很好的扫尾剂,用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说明书指导的调配方法及改进的4种不同静置溶解方法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平均溶解耗时及起泡率的影响,为提高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调配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2021年8—12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冲配医嘱,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中已提及的调配方法基础上,结合文献及自身调配经验改进调配方法,按照调配方式的不同细分为4种(整体浸湿、西林瓶竖直;整体浸湿、西林瓶水平横放;底面浸湿、西林瓶竖直;底面浸湿、西林瓶水平横放),主要涉及药品溶解及药液转移等过程,通过科学的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溶解方法的起泡率及溶解耗时,总结出起泡率低、溶解耗时短的调配方法。结果 改进的4种调配方法较说明书指导的调配方法平均溶解耗时分别降低10.82、9.98、16.84、12.42 min,起泡率分别降低21.05%、32.31%、62.04%、65.10%,溶解耗时与起泡率均显著下降(P <0.05)。结论 静置溶解时只浸湿冻干块状物底面且西林瓶竖直放置的起泡率低,溶解耗时最短。改进后的精细调配方法可操作性强,可有效减少药品在溶解、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盐酸小檗碱体外抗肿瘤等作用活性显著,目前针对其从体外过渡到体内的研究偶见报道,文中研究通过半体内研究方法,比较盐酸小檗碱含药血清、血浆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灌胃给药,分离血清、血浆后,56℃灭活30 min,制成含药血清、血浆,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er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l 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分析盐酸小檗碱含量,采用MTT法比较不同作用时间和剂量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观察诱导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盐酸小檗碱含药血清、血浆均能够抑制CNE-1细胞增殖,含药血浆的抑制作用强于含药血清,且含药血浆能显著诱导CNE-1细胞凋亡。结论凡是使用血清与血浆均可的实验,应当优先选用含药血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岩豇豆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对胆固醇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给小鼠灌食高脂乳剂,并设空白对照、模型对照、洛伐他汀阳性对照、地奥心血康剂量组和岩豇豆脂肪酸治疗组。分别测定血脂生化指标,检测药物对离体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并在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食与腹腔注射岩豇豆脂肪酸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及TC/HDL—C和LDL—C/HDL—C,亦能显著升高HDL—C;高剂量治疗组病理检查可见主动脉AS症状明显减轻;且岩豇豆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肠道中胆固醇微胶粒的形成。结论岩豇豆脂肪酸能治疗实验性高脂血症,抑制胆固醇微胶粒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岩豇豆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对胆固醇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给小鼠灌食高脂乳剂,并设空白对照、模型对照、洛伐他汀阳性对照、地奥心血康剂量组和岩豇豆脂肪酸治疗组。分别测定血脂生化指标,检测药物对离体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并在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食与腹腔注射岩豇豆脂肪酸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及TC/HDL—C和LDL—C/HDL—C,亦能显著升高HDL—C;高剂量治疗组病理检查可见主动脉AS症状明显减轻;且岩豇豆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肠道中胆固醇微胶粒的形成。结论岩豇豆脂肪酸能治疗实验性高脂血症,抑制胆固醇微胶粒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阿司匹林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抗血小板药物,但相同的剂量在不同个体中会有血小板反应性的差异,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阿司匹林低反应或无反应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引起血小板功能测定的预期改变,心脑血管事件复发,出现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据统计,高达30%的血小板活性变异可以由遗传因素解释,目前新的研究提出基因交互作用对AR的贡献更有意义。本综述将从环氧合酶(COX)-1、COX-2、血红素加氧酶-1、血小板受体(二磷酸腺苷受体、纤维蛋白原受体、胶原受体)、血小板内皮素受体-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等方面评估AR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对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