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o asse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duodenal circular drainage operation to treat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 Methods Forty two cases of SMAS were treated with duodenal circular drainage operation from 1959 to 2001.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this group,37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duodenal circular drainage operation,and had good effect after follow- up of 1~15 years,the other 5 cases were first treated with anterior repositioning of the duodenum (1 case),gastrojejunostomy (1 case) ,duodeojejunostomy (2 cases) .subtotal gastrectomy and Billroth Ⅱ gastrqjejunostomy( 1 case), but vomiting was not relieved until duodenal circular drainag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again. Follow-up of 9~10 years revealed good effect. Conclusion In SMAS, if the reversed peristalsis is stronger and continuous,and vomiting appears frequently, the symptom can not be relieved even if the obstruction of duodenum is removed by operation. The key treatment is the relief of reversed peristalsis. Only the duodenal circular drainage operation could resolve the drainage direction of duodenal content and relieve the symptom of vomiting.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肌营养不良性重症睑下垂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韩贻风,张新晨,杨敬昌老年性假性上睑下垂较多见,但老年人遗传性真性睑下垂罕见。我科收治1例进行性上睑下垂,迄今双上睑完全不能提起,其子有同样病史,现报告如下。患者姚××男72岁,住院号318076双...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2000~2011年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临床对照试验,包括781例患者,其中经腹腔镜手术治疗325例,开腹手术治疗4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加权均数差值(WMD)=-20.85,95%CI(-29.54,-12.16),P〈0.000 01〕,减少术中出血量〔标准化均数差值(SMD)=-0.42,95%CI(-0.65,-0.19),P=0.000 4〕,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势比(OR)=0.43,95%CI(0.28,0.65),P〈0.000 1〕,缩短住院时间〔WMD=-4.32,95%CI(-6.29,-2.34),P〈0.000 1〕。但术后复发率(P=0.80)和术后1年总生存率(P=0.98)、3年总生存率(P=0.41)、5年总生存率(P=0.12)以及1年无瘤生存率(P=0.15)、3年无瘤生存率(P=0.62)和5年无瘤生存率(P=0.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变位于CouinaudⅡ、Ⅲ、Ⅳ、Ⅴ及Ⅵ段,其直径小于5 cm,并且不影响第一和第二肝门血管的暴露,肝功能在Child B级以上的肝细胞癌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腹腔镜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肝癌缺失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DLC1)与胃癌及其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等关系,DLC1mRNA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4例原发性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DLC1mRNA表达;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法(MSP)检测启动子甲基化。结果正常组织中DLC1mRNA均正常表达,胃癌组织DLC1mRNA低表达或表达缺失;正常组织0.62±0.11,胃癌组织0.24±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C1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与性别、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正常组织中未发现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胃癌组织中DLC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12例,甲基化率35.3%。启动子甲基化与无甲基化患者间DLC1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LC1与胃癌存在明显相关性,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DLC1mRNA表达抑制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DLC1在胃癌中低表达的最主要因素,DLC1是胃癌甲基化谱中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5.
胰体尾部癌222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胰体尾部癌的误诊原因、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价值。方法 对 196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体尾部癌 2 2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前2 0年 83例 (37 4 % )分别就诊 2~ 5次 ,仅 13例确诊 ,误诊率为 84 % ;后 2 0年 139例 (6 2 6 % )分别就诊1~ 2次 ,有 83例确诊 ,但多属于中晚期癌 ,仅有 12例为直径 <2 0cm的胰体尾部小胰癌 ,误诊率为4 0 3%。后 2 0年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应用 ,基因及肿瘤标志物检测 ,以及针吸活检、胰液脱落细胞等病理学诊断 ,使胰体尾部癌的早期发现率由 0提高到 8 6 %。 2 2 2例均行剖腹探查术 ,6例全胰切除术 ,2 0例胰体尾部癌根治性切除术 ,总切除率为 11 7% ,前 2 0年切除率为 0 ,后 2 0年切除率为 18 7%。 5年生存率为 4 6 2 % ,12例小胰癌 5年生存率为 10 0 %。结论 由于对胰体尾部癌认识的提高 ,以及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可提高早期诊断率。胰体尾部癌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 ,根治性手术切除胰体尾部癌 ,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人工晶体植入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常规方法。近年来,国内老年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报道却不多,对外伤性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论述就更少。外伤性白内障多伴有角膜裂伤、晶体后囊破裂、虹膜粘连、晶体组织机化等多种情况,给手术带来困难,术中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所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以降低手术难度,减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以科研为中心的Seminar创新型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Seminar教学的分析及实践,讨论了Seminar教学形式在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训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物钟广泛存在于生物体,调节生物的生长发育。随着生物钟分子机制的逐步明确,学者发现生物钟基因Rev-erbROR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并在抗炎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该类受体的靶向研究可用于调控机体免疫。该文重点介绍生物钟基因Rev-erbROR在抗炎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包括该受体的相关作用机制及针对该受体的配体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鼻内窥镜下纸样板击出性骨折复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伴有眼球凹陷、睑裂变小及复视等症状,眶部CT(水平小冠状)扫描均显示纸样板击出性骨折的病人,在确定骨折位移程度及范围后,均在局麻+鼻粘膜表面麻醉下行鼻内窥镜经筛窦纸样板骨折复位术,手术采用常规MeeserKlinger’s入路,小心咬除骨折区筛房隔,显露骨折区纸样板,用钝性剥离子,由前向后将内移的纸样板外推复位,局部碘仿纱条填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