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地佐辛复合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下肢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20~5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术毕按三种方案施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每组用地佐辛0.2mg/kg分别复合布托啡诺0.14,0.16,0.18mg/kg加0.9%氯化钠稀释至100ml。在术后2,4,8,12,24h观察并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评分、PCIA给药次数、不良反应,计算出综合满意度。结果B组和C组PCIA方案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B、C组在术后4,8,12hVAS和Ramsay评分均优于A组(P〈0.05),A组在术后4,8h按压PCIA次数多于B、C组(P〈0.01),C组嗜睡人数多于A组和B组。B、C组满意度高于A组(P〈0.01)。结论地佐辛0.2mg/kg复合布托啡诺0.16mg/kg可以较好地用于下肢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2.
张思甜 《中外医疗》2009,28(30):73-73
目的探讨运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进行骨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60例A组,并与采用静脉注入曲马多60例B组比较。结果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min)比较: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2、4、8、12、24h 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能够起到超前镇疼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4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 1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川芎嗪组(T组)和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组(AG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开胸暴露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仅穿线;T组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20 min静脉注射川芎嗪20 mg/kg; AG组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20min静脉注射川芎嗪20 mg/kg,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AG490 3 μg/g.再灌注l20 nin时,取下腔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观察心肌超微结构,计算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T组和AG组血清CK和LDH的活性升高(P<0.01);与I/R组比较,T组血清CK、LDH活性和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AG组血清CK、LDH活性降低(P<0.01);与T组比较,AG组血清CK、LDH活性和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P<0.05).T组心肌病理学损伤较I/R组和AG组减轻.结论 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川芎嗪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0.5%左旋布比卡因在单侧下肢手术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估计手术时间<2 h,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0.5%左旋布比卡因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L组)、对照组应用0.5%布比卡因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B组);观察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面上界、运动阻滞分别达Bromage评分1、2和3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和麻醉质量;观察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事件等.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面上界和运动阻滞分别达Bromage评分1、2和3的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组患者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3水平.两组患者麻醉质量和肌松质量、各时间点的BP、HR和SpO2、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急性吗啡耐受大鼠脑内孤啡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孤啡肽在大鼠急性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急性吗啡耐受组(B组)和单次吗啡注射组(C组),每组6只.采用热甩尾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SD大鼠急性吗啡耐受形成过程中疼痛行为学以及海马孤啡肽(OFQ)表达进行定位检测.结果 B组大鼠第1次注射吗啡后30 min,热甩尾阈升高(98.1±6.3)%,第5次注射后升高(53.9±4.7)%,第8次注射仪升高(12.5±5.4)%,产生明显的吗啡耐受(P<0.05).B组海马组织孤啡肽大量表达,表现为海马组织着色明显较深,孤啡肽免疫反应呈强阳性.A组(皮下单次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未见海马组织着色,孤啡肽免疫反应呈现呈现阴性.C组(皮下单次注射吗啡10mg/kg)则可见少量海马组织着色,孤啡肽免疫反应呈现弱阳性.结论 多次注射吗啡能引起大鼠海马OFQ含量和释放增多,表明OFQ的升高可能参与大鼠急性吗啡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用于上肢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上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术毕分为两组(n=30),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分别以布托啡诺(B组)和芬太尼(F组)持续静脉输注镇痛.记录并比较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6hB组Ramsay评分高于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其余各时间点的VAS和Ramsay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现象.患者满意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上肢骨折患者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8.
癌症病人在诊断时根据其原发部位不同,大约20%~50%经历过疼痛,晚期癌症病人可高达75%,其中中等的或严重的疼痛占40%~50%,非常严重的或剧痛的占25%~30%,所以癌痛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采用硬膜外腔注射进行癌痛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但在治疗中亦发生了两例痛觉倒错的现象,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病例例1:女性,49岁,因肺癌晚期出现右胸及肩背部疼痛进行镇痛治疗。开始口服去痛片和吗啡缓释片,三周后渐出现镇痛效果欠佳,决定试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试验剂量为1mg,只能轻度缓解,即改注射吗啡2mg,疼痛明显缓解。3d后又出现疼痛并持…  相似文献   
9.
术中高血压威胁病人的安全,因此,寻找效果确切、使用方便的降压药处理术中高血压,是临床麻醉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从1999年5月起使用佩尔地平治疗36例甲状腺病人术中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36例(男15,女21),年龄423(29~60)岁,体重589(48~70)kg,ASAⅠⅡ。甲亢25例,一侧甲状腺瘤11例。麻醉方法为双侧颈丛阻滞,选C3横突行一针法注药操作。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3ml,加075%布比卡因3ml加生理盐水6ml。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入哌替啶50mg和氟哌利多25mg。术中采用HPM3监测仪连续监…  相似文献   
10.
术后疼痛可给患者预后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减轻患者手术后痛苦,有利于预后,术后镇痛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采用。本文对椎管内不同给药方法行术后镇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选择ASAⅠ~Ⅱ级病例132例,手术种类包括胸、腹及下肢手术,年龄(45±68)岁,随机分成3组:A组(封管组),35例,硬膜外腔留管固定后封管,不定时人工注射吗啡复合液;B组,42例,硬膜外腔留管连接高氏PCA(病人自控镇痛)泵,程序控制持续注射吗啡复合液;C组,55例,硬膜外腔留管连接佳士比PCA泵,程序控制持续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