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菌膜假丝酵母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也是胃肠道和皮肤的正常菌群。因其抗菌性而用于食物和饲料的保存剂,也可用于葡萄酒的香味增强剂。然而,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证明此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患者的血流感染,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可分离出此菌[1]。除在血液中分离出该菌株,在临床患者其他部位分离出的报道少见,为加强实验室人员对该菌株的认识,本文就该菌引起的眼内炎1例进行报道,同时这也是国内第1例由该菌引起眼内炎的案例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4 925株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9年1~12月医院感染的各种标本,常规分离、培养,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8年版为判断标准,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3 395株(68.9%);革兰阳性球菌1 530株(31.1%).出现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KPC)、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菌株.结论 临床常见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最高活性.临床病原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加强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布鲁杆菌是一类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它所引起的布鲁杆菌病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本地区从事畜牧业的工作人员较少,发生布鲁杆菌感染的概率较小,当出现布鲁杆菌感染时,易漏诊和误诊[1].该文总结了1例布鲁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经验,为及时、有效发现和治疗布鲁杆菌感染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S)分布特点,为临床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并回顾性分析连续3年该院MDROS分布情况。结果对2014-2016年临床标本共分离非重复菌19 354株,MDROS 4 234株,占总菌株数的21.9%。其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MDR-AB)、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MDROS主要集中在ICU等感染高危科室,以呼吸系统标本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标本。结论MDROS日益增多,临床应重视细菌学检查,掌握院内临床分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动态,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需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多重耐药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过DxH800血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分析淋巴细胞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形态学变化,评价其在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7例,潜伏性结核113例和体检健康者101例(健康对照组),采用DxH800血细胞分析仪对淋巴细胞VCS参数进行检测,并对各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进行分析。结果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及其标准差(MLV-SD)、淋巴细胞平均导电率标准差(MLC-SD)、中角度光散色标准差(MALS-SD)、高中角度光散色标准差(UMALS-SD)、低中角度光散色标准差(LMALS-SD)、低角度光散射(LALS)及其标准差(LALS-SD)、轴向光损耗测量标准差(AL2-SD)在活动性肺结核组显著高于潜伏性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的MALS、LMALS明显低于潜伏性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LV-SD、MLC-SD、UMALS-SD、LALS-SD、AL2-S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0.900、0.802、0.860、0.785,同时测量这5个参数获得曲线下面积高达0.920,其灵敏度为79.40%,特异度为92.90%。结论淋巴细胞VCS多个参数可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且检测方便易行,可为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伤口感染常见的细菌之一。嗜CO2大肠埃希菌曾被报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和脓胸[1-2]。2013年12月,本院从1名假性动脉瘤患者术后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嗜CO2大肠埃希菌,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43岁,有吸毒史21年,多于两侧股部静脉注射毒品。2013年9月行左侧髂外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和人工血管搭桥术,2013年12月下旬伤口破溃积脓逾10 d。入院查体见双侧下腹部、腹股沟长约15 cm手术切口疤痕,右侧未见明显异常,左侧切口处可见大量乳白色脓液溢出,无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靶向铜绿假单胞菌lasR基因的反义肽核酸序列,探讨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lasR基因设计4条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利用斑点杂交筛选出与lasR基因结合最佳的反义寡核苷酸序列,以此合成与穿膜肽连接的肽-肽核酸序列.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肽-肽核酸导入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式菌PAO1中,测定不同时相点细菌生长光密度[D(600)]值并进行菌落计数,观察肽-肽核酸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形成情况.qPCR方法检测lasR mRNA表达.结果 斑点杂交实验结果显示:4条反义寡核苷酸序列中3条有杂交信号产生,其中第1条序列信号最强,以此为基础合成反义肽核酸.不同浓度的肽-肽核酸对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且随着浓度增加,抗菌活性增强.结论 有效筛选出高效反义核苷酸序列,经筛选出的靶向铜绿假单胞菌lasR基因的反义肽核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抑制lasR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基因分布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情况,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14-2016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 887株,VITEK-MS质谱仪进行菌株鉴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测定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筛选金属酶表型阳性的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酶(metallo-β-1actamase,MBL)相关基因(IMP、VIM、SPM、GIM、SIM、NDM)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情况.结果 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756株(9.4%)、579株(9.5%)和552株(10.7%),主要来自ICU病房和呼吸内科病房,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2014-2016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下降,其耐药率分别从2014年的11.3%、13.2%下降至2016年的7.8%、9.0%,对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耐药率从2014年的10.7%、9.2%上升至2016年的23.5%、11.6%.从基因型分布情况来看,269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MBL基因阳性51株(18.9%),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158株(58.7%);51株产酶菌株中VIM型阳性29株,SPM型阳性22株,未检测出其他基因型.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产MBL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潜艇水下长航前期和后期主要微生物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为潜艇官兵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用无菌拭子采集海军某部潜艇水下长航前期和后期官兵人体表面、衣物表面和舱室表面的标本进行常规细菌、真菌培养,并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共分离出常见条件致病菌34种277株:不动杆菌属细菌110株(39.7%),假单胞菌属细菌64株(23.1%),肠杆菌科细菌45株(16.2%),葡萄球菌属细菌58株(21.0%).对每个菌属主要细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水下长航前期鲍曼不动杆菌23株,荧光假单胞菌9株,阴沟肠杆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水下长航后期鲍曼不动杆菌46株,荧光假单胞菌8株,阴沟肠杆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16株.潜艇水下航行前、后不同时期,上述4种菌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975,P<0.05).长航前期荧光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所占的构成比较长航后期高,长航后期鲍曼不动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所占的构成比较长航前期高.主要细菌药敏结果显示,潜艇水下长航前期和后期4种菌抗菌药物敏感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项调查建立了潜艇密闭环境下主要细菌菌谱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本底数据库,通过分析潜艇水下长航前期和后期主要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掌握潜艇密闭环境下主要细菌的耐药特点,可有针对性地选择抗感染药物,为潜艇官兵卫勤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