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经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术是无法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肝癌介入治疗后,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发热、乏力等栓塞后综合征。患者的持续腹胀和便秘,影响其饮食、睡眠,延长了术后的恢复期。为探求合适的处理措施,笔者收集30例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腹胀患者,1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芒硝腹壁外敷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克服YY0175单刃直板型金属手术冷刀无法独立一次性完整竭切疤瘢、繁琐低效的缺欠,研制并排叠置通配体多功能捷罄双切手术刀柄。方法创新研制以“滑坡尾直卸式并排叠置通用配合体”为主动防护核心安全装置和人机化隐设了集约备械属具镂空握柄构成的多功能捷罄双切手术刀柄,并首创了术者可独立一次性完整彻底切净疤瘢的“双刃同步齐切”法,与普通刀柄对比验证效果。结果实验模拟手术割切动物表皮,双切刀柄定宽同步的“齐切谱”广,术者独立单手一次性便捷完整切净疤瘢及单步直接抽卸手术刀片安全便捷、设计达标。结论双切刀柄具有单手独控、舒握稳执、定宽切疤、降减皮损、愈痕美观、刀片通配、任向插装、单步直卸、一柄多用、携储两便、备械便捷及平战通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鉴别非典型肝细胞癌(A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2例肝癌患者(ICC 18例,AHCC 34例)的双期增强能谱CT扫描资料,分别测量两组病灶40-140keV单能量CT值(HU)、碘浓度值(IC)、病灶及腹主动脉的有效原子序数值(EffZ);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参数的差异;比较各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HCC组动脉期HU40keV-HU140keV、EffZ、IC及门静脉期nEffZ高于ICC组(P<0.05)。动脉期HU50keV、动脉期HU60keV的诊断效能最高,AUC均为0.799,联合多个能谱CT参数可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将AUC提高到0.825。结论: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能谱CT定量参数鉴别AHCC和ICC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多参数联合可提高二者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肝泰合剂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分期为Ⅱ、Ⅲ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射频、肝泰合剂治疗)38例,对照组(射频、谷胱甘肽治疗)36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71.05%,对照组58.33%(P0.05);治疗组AF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主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个月、24个月的生存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泰合剂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完善并拓展YY0175系列单柄直板型金属手术冷刀的通配性及安全性,为降减人因失误,提升人机工效,主动防范手术刀间触性锐器伤提供参考。方法创新研制由掣卸型滑梯尾俪槽并置通配体、免择向防溅型刀座及多功能偏尾卸刀型握柄构成的模块化稳拾舒持通配掣卸型手术刀柄,在原创的“斜坡尾”配合体采用相对安全的“低抬稳卸”法基础上,又新研了“滑梯尾”通配体及刀片掣卸型偏置柄尾独具匠心运用安全防崩御剚、降耗性能卓越的“单步抽卸”法安全通配掣卸各型刀片及柄尾“压翘”法稳拾舒持刀柄。结果舒持刀柄益于稳拾舒握、通配利手、安全掣卸,达到设计目标。结论舒持刀柄具有一柄多用、安全通配、单步掣卸、主动防护、御剚防崩、易携益储及平战通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克服YY0175普通手术刀柄无护刃安全装置且通体无孔、功寡难携的弊端,实现主动防护手术刀锐器伤。方法阶梯式人机优化设计“主动防护型捷卸通配御刺滑鞘”,并与普通刀柄一体化匹装后参照对比验证应用。结果该护鞘具有安全御刺、磁吸利刃、护械抗损、通配通用、度量卡测、便携易储、防滑稳执、单手霎卸、整体洗消、一鞘多能及性价比高的优越性。结论普通刀柄匹装实用且性价比高的御刺滑移式安全护鞘后,益于积极主动防范人因失误、职业伤害,平战通用,利于落实医患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内置CT二维重建功能研究优化现行及既往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的测量方法,旨在简捷、高效且精准地测量FNA。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3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行股骨检查的患者47例,A/B测量者采用CT二维重建“优化捷测法”各自测量FNA,其中A者隔月用断层CT法复测。结果 A者及B者采用CT二维重建“优化捷测法”测得FNA平均值分别为(14.58°±4.88°)、(14.37°±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2,P=0.256);A者隔月复测FNA平均为(14.68°±4.54°),A者隔月测量结果与初次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5,P=0.580)。结论 基于PACS系统股骨CT二维重建的“优化捷测法”益于简捷、高效、即时、精准地测量FNA。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国内外各型卸刀器操作繁复、性价比低、普及受限等缺欠,探讨安全御刺、优化简骤、降耗增效、防范及降减手术刀锐器伤的职业意外伤害隐患,保护医护人员健康。方法以不同开口及材质的易拉罐作为隔离、卡卸及封储YY0174手术刀片的安全媒介替代品,对其安全性、便捷性、可行性及经济性进行相关研究。结果以撕裂式矮梨口全马口铁易拉罐作为“隔卸储”锐利术械的集约一体化首选安全媒介,益于实现“一步式”安全霎卸即储刀片。结论以饮料型易拉罐替代持针器实现“一步式”封闭式卡卸刀片优于传统的“端抬推退两步式”开放式卸除刀片,主动防范锐器伤并降低血源性感染的职业危害,优化流程、减骤增效、降耗环保,益于减少人因失误、实现医护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下动脉损伤的血管腔内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锁骨下动脉位置深,前面有锁骨重叠,故锁骨下动脉的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在锁骨骨折尤其中段骨折时容易伴发锁骨下动脉的损伤。笔者搜集该类患者3例,应用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和血管内支架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