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院从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1例脑动静脉畸形引发脑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3例,年龄10~65岁,平均38岁,其中20~40岁21例。在活动,情绪激动诱因下发病20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19例,出血2次以上11例。本组出血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痉挛的原因及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脑血管痉挛(CVS)指动脉在一段时间内呈异常的收缩状态。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CVS的发病机制已取得新的认识,治疗方法也有新的进展,现就这方面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3例,平均年龄67(60~79),均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存活31例(72.1%),术后并发脑梗塞13N,肺部感染18例,高血糖20例.消化道出血6例。术后随访6~12个月,31例存活着根据COS评分:恢复良好13例,中残11例,重残7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易并发脑梗塞、高血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合理选择手术病人,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以改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肺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发病率、病因及高危因素 ,以期早期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 ,降低病死率。方法 15 8例颅脑损伤患者 ,根据可能影响急性肺损伤的因素包括颅脑损伤程度、类型、部位、是否合并感染、入院前后是否有呕吐及误吸病史、是否合并脑脊液漏对患者分组 ,结果进行X2 检验分析。结果急性肺损伤出现在伤后或术后当天至 3周 ,但以 1周内最常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肺损伤发病率明显高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 (P <0 .0 1) ;合并感染、有呕吐及误吸病史、合并脑脊液漏患者急性肺损伤发病率高于对照组。而颅脑损伤类型、部位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及合并感染、误吸病史患者急性肺损伤发病率明显增高 ,而早期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 ,阻止向不可逆损伤的发展 ,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和神经麻醉学技术的发展,小脑幕脑膜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明显下降。Hamit认为,小脑幕巨大跨幕脑膜瘤是指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或小脑幕切迹处,瘤体横跨小脑幕、瘤径≥3cm的颅底肿瘤,由于该位置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全切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手术难点。近年来我科采用改良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15例该部位脑膜瘤,总结当小脑幕脑膜瘤包裹重要神经血管时的临床表现、诊断、显微外科技术技巧和并发症。统计结果显示提示该入路可以提供安全的解剖暴露,手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74岁.因"反复头痛、呕吐伴左侧肢体无力1个月余"入院.5年前行右侧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恢复良好.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右额部为重,在右侧额部原切口处皮下出现一肿物,1个月内由黄豆粒大小长到鸡蛋大小,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头颅CT平扫+增强示:右额部头皮下巨大肿物伴右侧额叶出血(肿瘤并颅内卒中),右侧脑室积血.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8岁。因持续头部胀痛伴恶心呕吐7天,于2000年7月27日入院。无寒战及发热,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既往无界窦炎史。检查:神志清晰,一般状况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接、间接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活动自如,粗测视野无缺损,双侧眼底检查未见异常,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未触及肿大表浅淋巴结。辅助检查:头部CT示鞍上池内大小约2.5cm×1.5 cm等密度影,增强后瘤壁有一结节强化并突入瘤体内,边界清晰,脑室系统未见异常;头部MRI示鞍上池内大小约2.5 cm×1.5 cm T1WI低信号,T2WI…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外侧裂区胶质瘤显微手术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30例经手术证实为外侧裂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术前MRI检查结果、术后情况,统计获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根据术前是否行颅脑CT血管显像(CTA)检查对获访的间变星形细胞瘤患者进行分组:CTA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 结果 30例外侧裂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中,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KPS≥70分25例,<70分5例;术后病理显示间变星形细胞瘤14例,少突胶质瘤8例,胶质母细胞瘤8例。14例间变星形细胞瘤患者中,6例术前行颅内血管CTA检查,并根据肿瘤与周围血管关系,分为包裹型1例,挤推型4例,混合型1例,CTA组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4个月与20个月。 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术前充分影像学评估及术中精细操作,能显著提高侧裂区胶质瘤全切率;对于间变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破裂前循环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的治疗策略和经验。方法通过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前循环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35例,于超早期、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同时夹闭责任动脉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35例均成功夹闭。手术效果按GOS评分:V级22例,IV级6例,III级3例,II级2例,I级2例。结论超早期手术,合理设计手术切口,必要时去骨瓣减压,术中操作得当,可使破裂前循环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得到满意治疗。  相似文献   
10.
侧裂区脑膜瘤包括肿瘤主体生长存颞部、蝶骨嵴和额颞部的脑膜瘤.70岁以上老年患者侵袭性腩膜瘤具有生长时间长、临床发病症状轻微的特点,目前有增多的趋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