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6篇
肿瘤学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HBsAg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患者高达2000万[1].由于感染者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导致多数病人无法确定感染期.HBV在肝内复制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检测降钙素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疾病,60%以上由病毒引起,呼吸系统病毒通过损伤呼吸道上皮促进气道继发细菌感染.虽然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儿童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是常见而又棘手的难题,其确诊主要依赖于血培养.  相似文献   
4.
131I治疗DTC已有50余年历史,其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及病死率,目前已成为DT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大剂量131I对身体有辐射损伤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131I治疗后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尽管尚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但随着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加,人们关于131I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认识逐渐清晰.笔者就目前131I治疗DTC对患者各系统的不良影响进行综述.大剂量131I治疗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十分罕见,但是对各系统仍存在不同程度损害.临床医师应掌握循证医学证据,采取积极措施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析治疗疗效以及影响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相关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I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清甲成功的患者,Tg值的变化可预测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6个月肝肾功能及白细胞变化.方法: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的资料变化.肝功能以ALT、AST水平进行评价,两者均正常则认为肝功能正常,两者任一异常认为肝功能受损,将治疗前后进行配对两组二分类资料McNemar检验.肾功能取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进行配对两组二分类资料McNemar检验.结果:40例患者行72次131I治疗,平均累计接受(7.86±5.67)GBq剂量.治疗前后6个月,患者治疗1次或多次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出现受损的几率无统计学差异,ALT及AST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治疗前肾功能均正常,经过单次或多次治疗均无一例肾功能异常.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大剂量131I治疗后6个月未发现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蛋白表达对131^I疗效的预测及与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后行131^I治疗的患者60例,临床随访131^I疗效分为完全缓解和不完全缓解,不完全缓解组再分为摄碘和不摄碘。免疫组化法对患者肿瘤原发灶NIS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根据表达强弱分为0,1,2,3分。应用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技术对肿瘤原发灶BRAF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对131^I疗效各组和BRAF突变两组的NIS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NIS蛋白染色阳性颗粒主要定位于细胞浆,阳性评分为1.45±0.77。131^I治疗完全缓解患者29例,其NIS蛋白水平(1.62±0.86)与不完全缓解组(1.29±0.64)无统计学差异(P=0.100)。但对不完全缓解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摄碘组NIS蛋白水平(1.00±0.60)显著低于摄碘组(1.47±0.61),P=0.043。伴BRAF基因突变患者检出47例(78.3%),其NIS蛋白评分(1.34±0.73)与携带野生型基因患者(1.85±0.80)比较差异仃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131^I疗效与肿瘤原发灶NIS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关系,但不摄碘的持续不缓解患者常伴有肿瘤NIS蛋白表达降低和缺失;伴BRAF基因突变患者其NIS蛋白表达降低,分化程度更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生物标志物水平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86例ICP产妇(轻度和重度各43例)和86位正常孕妇的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雌三醇(estriol,E3)、肿瘤坏死因子-d(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并进行对比性分析和围生期结局比较.对血清TBA与E3、TNF-α、hs-CRP和PCT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86例ICP产妇的血清TBA、E3、TNF-α、hs-CRP和PCT水平较之86位正常孕妇明显增高(P均<0.01),并随ICP产妇的严重程度而增高.血清TBA水平与E3、TNF-α、hs-CRP、PCT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46、0.530、0.863和0.781,P均<0.05).在围生期结局比较中,86例ICP产妇较之正常孕妇早产、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血清E3、TNF-α、hs-CRP、PCT与TBA水平呈正相关,并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程度及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上述血清学标志可作为疾病诊断、严重程度判断的重要指标,并提示上述指标可能参与ICP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剖宫产术中母体、胎盘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RAAS)的变化及麻醉效果对RAAS的影响,用RIA法测定30名行择期剖宫产的健康产妇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浓度。结果表明,注射麻醉药前(T0)与术毕即刻(T1)相比较,产妇静脉血PRA、ATⅡ值有明显差异(分别P<0.01,P<0.05),ALD值差异无显著性。脐动脉血、脐静脉血、胎盘血中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平稳、阻滞效果良好者与麻醉效果欠佳、阻滞不全者相比,PRA、ATⅡ和ALD值均有明显差异。RAAS参与了分娩前后的生理过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间应采取稳定RAAS的措施,维持麻醉、手术中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