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4篇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胸部物理护理管理干预重症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胸部护理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48 h、96 h后,应用改良式早期预警系统评分(MEWS)、气道分级评分、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水平,记录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促、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干预48 h、96 h后,干预组患儿改良MEWS评分、气道评分分别为(4.70±0.73)分、(2.37±0.54)分和(6.36±0.91)分、(3.74±0.8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81±0.68)分、(2.95±0.49)分和(7.72±0.85)分、(4.58±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 h、96 h后,干预组PaO2、氧合指数分别为(84.92±6.48)mmHg、(92.15±6.57)mmHg和(286.58±18.34)、(313.69±19.84),均高于对照组的(81.07±6.35)mmHg、(89.32±5.94)mmHg和(281.27±18.03)、(301.28±1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促、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2.30±5.05)h、(102.51±8.16)h、(80.41±5.17)h、(12.23±0.76)d,均低于对照组的(78.52±4.61)h、(113.48±7.59)h、(88.63±5.24)h、(13.80±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胸部物理护理管理干预重症肺炎患儿,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呼吸状况及血氧指标,促进患儿好转.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FBXO32基因的表达,探讨该基因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ESCC组织中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DNA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对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T.TN、Yes-2)FBXO3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E13、T.TN、Yes-2细胞株中均未检测到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在去甲基化剂作用后,4株食管癌细胞株中FBXO32基因表达均上调。FBXO32 mRNA在ES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24±0.15和0.49±0.21,ESCC组织中FBXO3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51例ESCC组织中,12例FBXO3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5%,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70.5%,P<0.01),且FBXO32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FBXO32基因在ESCC中的异常低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甲基化可能是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LdT)治疗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52周HBV耐药情况及变异位点。方法初治的基因C型CHB 40例(治疗前应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及测序法进行耐药突变检测,HBV-P区均未测到耐药变异),给予LdT 600mg qd治疗52周。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均做肝功、HBV血清学指标、HBV DNA定量检测(COBAS?TaqMan?,最低检测限300copies/ml)。选择LdT治疗52周HBV DNA>1 000copies/ml者,对其36周及52周血清再次进行HBV-P区耐药突变检测。结果 21例(52.5%)病人HBV DNA<300copies/ml,16例(40.0%)HBV DNA>1 000copies/ml,3例(7.5%)HBeAg阳性病人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10例(25.0%)52周检测到HBV-P区耐药突变,其中2例rtA181T变异,7例rtM204I变异,1例rtM204I+L180M变异。结论初治CHB病人,尤其是基线HBV DNA定量较高者,对LdT治疗有较高的耐药率,HBV基因可发生1个或多个位点耐药变异,rtM204I是LdT耐药的主要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 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数据,根据术中Glucv将患者分为两组:L组(Glucv<29.8%,n=52)和H组(Glucv≥29.8%,n=74)。记录两组患者术后EAD的发生情况、术后7 d内C反应蛋白(CRP)最高值、ICU停留时间、术后30 d生存情况。
结果 与H组比较,L组EA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内CRP最高值、术后3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肝移植术中低血糖变异系数的患者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ICU停留时间更短,肝移植术中应减少血糖波动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崔蕾  李玉红  李艳平  王倩云 《安徽医药》2019,23(8):1559-1562
目的 调查住院肿瘤病人社会支持、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现状及对策。方法 运用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自3所三级甲等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45例住院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141份有效问卷。住院肿瘤病人社会支持总得分为(69.65±10.45)分、支持性照顾需求总得分为(93.38±27.89)分。社会支持分别与支持性照顾需求、心理需求、性需求呈负相关(均r=-0.22,P<0.01)。结论 住院肿瘤病人社会支持总体处于高支持状态,支持性照顾需求存在未被满足的情况。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肿瘤病人的需求,给予专业支持性照顾,尤其是满足病人的健康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鼓励家庭及社会力量关注肿瘤病人,以提高肿瘤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满足度。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9例DCIS、43例DCIS-Mi和42例IDC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比较3组DWI和MRI-DCE特点。结果:纯DCIS、 DCIS-Mi及IDC的最小ADC值(ADCMin)的中位数分别为1.35(1.33,1.36)、1.25(1.23,1.26)和1.08(1.06,1.12)×10-3mm2/s,呈降低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与最小ADC值的差值(ADCDR)的中位数分别为0.13(0.11,0.14)、0.21(0.19,0.24)和0.34(0.31,0.37)×10-3mm2/s,呈增高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Min值取1.285×10-3mm2/s是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1.175×10-3mm2/s是鉴别DCIS-Mi和IDC最佳阈值;ADCDR值取0.165×10-3mm2/s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值0.265×10-3mm2/s是鉴别纯DCIS-Mi和IDC最佳阈值。DCIS-Mi主要表现为非肿块强化,倾向于节段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少数肿块样DCIS-Mi常边缘呈毛刺状或不规则,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边缘强化;非肿块样纯DCIS趋向于线样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一般较均匀,肿块样DCIS往往边缘清晰,内部强化特点均匀或不均匀;IDC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其边缘和内部强化特点常表现多种形成。结论:DCE-MRI联合DWI有助于鉴别乳腺纯DCIS、DCIS-Mi和IDC,尤其ADCMin、ADCDR、簇环状强化和边缘强化强化对诊断DCIS-Mi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RAFV600E突变在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中的预后意义以及影响儿童LCH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治LCH患儿,采用数字PCR方法检测患儿病灶组织中的BRAFV600E突变,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40例LCH患儿纳入研究,诊断时中位年龄为2.2(0.1~15.7)岁,男89例(63.6%),女51例。临床分型为单系统(SS)60例(42.9%),多系统无危险器官受累(MS RO-)47例(33.6%),多系统有危险器官受累(MS RO+)33例(23.6%)。中位随访时间34.1(0.9~50.7)月,随访期内70例(50.0%)出现进展或复发,12例(9.6%)出现持续性后遗症,死亡3例(2.1%)。总体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48.9±4.5)%、(46.6±4.4)%和(97.8±1.2)%。①儿童LCH中BRAFV600E突变阳性率67.1%(94/140)。②BRAFV600E突变与患儿临床分型明显相关,突变阳性率MS RO+患儿(90.9%)高于MS RO-患儿(53.2%)或SS患儿(65.0%)(P=0.001);皮肤受累患儿中突变阳性率(77.8%)高于非皮肤受累的患儿(P=0.042);③BRAFV600E突变阳性患儿进展/复发率(57.4%)高于突变阴性患儿(34.8%),P=0.019。3种临床分型中突变阳性和阴性患儿的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危险器官受累是影响LCH患儿P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2.702,P=0.003),垂体受累(HR=3.582,P<0.001)、危险器官(HR=2.321,P=0.008)和耳部受累(HR=2.093,P=0.013)是E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LCH患儿BRAFV600E突变与危险器官受累密切相关,突变阳性患儿的进展/复发率高于突变阴性患儿,BRAFV600E不是儿童LCH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