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总结104例口腔内软组织肿物激光手术切除患者的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不同特点,既要遵循传统的护理方式又要熟练掌握Er:YAG激光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掌握各项参数的原理及设置方法,注意术中安全,对患者、医生及自身做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人牙周膜组织,获得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经体外鉴定、扩增后构建PDLSCs细胞膜片,并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扫描电镜(SEM)对PDLSCs细胞膜片形态学进行检测.此外,细胞膜...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16岁,因胸闷5 d入院。体格检查:血压90/70 mm Hg(1 mm Hg=0.133 k Pa),双肺呼吸音欠清,心界扩大,律齐,三尖瓣听诊区闻及3~4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前叶发育冗长,隔叶及后叶发育不良,隔叶下移,距离二尖瓣前叶附着点约3.1 cm;后叶下移,距离三尖瓣环约3.9 cm,三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见中度反流。右房、右室扩大,房化右室大小约(纵径×横径)2.9 cm×4.2 cm,功能右室缩小,纵径约2.5 cm。三尖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研究用差速贴壁法和有限稀释法纯化的大鼠牙囊细胞(Dental foilicle cells,DF-Cs)的多向分化潜能,为用于口腔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体式显微镜下准确分离7 d龄SD大鼠第一磨牙牙囊组织,使用酶消化法、有限稀释法、差速贴壁法进行培养和纯化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别进行以下检测:①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②骨向诱导、成脂诱导、成神经诱导和相关检测。结果:①差速贴壁法和有限稀释法纯化培养的大鼠牙囊细胞大多呈长梭形,部分细胞呈三角形,细胞形态呈现异质性;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牙囊干细胞表面标记CD29、CD90阳性率分别为95.6%、98.6%,而CD45的阳性率仅为4.2%;③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呈阳性,ALP染色显示ALP表达增强明显;成脂诱导后细胞胞浆内可见明显脂滴,油红O染色呈阳性;神经细胞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神经微管蛋白染色呈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牙囊细胞具有较强的多向分化能力,可作为口腔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早期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90例CKD按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GFR轻度降低组(Ⅰ组)、中度降低组(Ⅱ组)、重度降低组(Ⅲ组)各30例;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4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及3D-STI应变参数,即左心室整体径向...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牙髓组织迁移体内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向牙髓等口腔组织迁移分化的体内模型,为进一步研究BMMSCs迁移、归巢机制从而诱导其修复、再生口腔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将第1代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rens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的BMMSCs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的全骨髓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尾静脉注射入亚致死量照射24h后的16只同品系小鼠体内(GFP-BMMSCs:2×105/只;BMCs:2×106/只),28d后随机选取6只嵌合小鼠,检测其股骨BMMSCs中GFP+BMMSCs细胞的比例。对同一处理组剩余小鼠右下颌磨牙牙髓施加刺激,7d后行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并采集标本,常规脱钙处理后以自体左侧磨牙作为对照,组织学观察比较牙髓中荧光细胞数量改变。结果:嵌合模型股骨BMMSCs中GFP+的比例为(76.32±3.46)%,口腔刺激侧牙髓中荧光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同一个体对照侧(P〈0.05)。结论:以荧光细胞作为示踪标记的骨髓移植动物可作为有效的研究模型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向牙髓等口腔组织迁移分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糖皮质激素刺激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DKK1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对BMSCs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人BMSCs,分为对照组[不含地塞米松(Dex)]、Dex8组(含10-8mol/L Dex)及Dex6组(含10-6mol/L Dex).分别用含0、10-8、10-6mol/L Dex培养液刺激BMSCs,采用Real-time PCR检测DKK1基因的表达量,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分别用含0、10-8、10-6mol/L Dex的成骨诱导液及成脂诱导液刺激BMSCs,于3d后提取RNA,采用Real-time PCR检测DKK1基因、成骨基因(Runx2、OCN)及成脂基因(C/EBP、PPARγ)的表达量,并于3周后通过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检测其对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及Dex8组比较,Dex6组DKK1基因的表达最高,而对应的克隆形成能力最低.成骨诱导环境下,Dex8组Runx2、OCN的表达最高,而DKK1的表达最低,茜素红染色只有Dex8组出现钙化结节.成脂诱导环境下,Dex6组C/EBP、PPARγ及DKK1的表达最高,油红O染色Dex6组出现大量的脂滴.结论 高浓度糖皮质激素刺激下,DKK1表达上调,BMSCs增殖受抑.DKK1对BMSCs的骨向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其脂向分化具有促进作用.糖皮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可能与其调控DKK1的表达、影响BMSCs的增殖和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