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类型瓣膜性心脏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超声心动图提示瓣膜性心脏病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分析所有患者各年龄分层冠心病发病情况.观察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不...  相似文献   
3.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客观统计数据的搜集,运用熵值法对生物医药研发激励法律制度的实施绩效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知识产权制度和药物规制制度是鼓励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手段;金融财税制度所占比重稍小。建议针对性完善法律政策,提高生物医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重度肺动脉高压短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1年1月2012年8月我科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法舒地尔6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用药14 d后观察6分钟步行距离、血流动力学参数、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血浆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 BNP)变化情况。结果 共纳入21(男4,女17)例患者,年龄16~54(32±14)岁;用药14 d后6分钟步行距离由(445±49)m显著增加至(471±4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WHO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5)。血浆NT-pro BNP亦明显下降,从(788±623)pg/ml降低至(464±393)pg/ml(P<0.05)。右房平均压从(6.1±2.3)mm Hg降低至(5.2±1.8)mm Hg(P<0.05);右向左分流量从(23±16)%明显减少至(18±16)%(P<0.05);而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体肺循环血流量比值、体肺循环阻力比值、股动脉氧饱和度、心脏指数等指标虽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较用药前均有所改善,仅体循环压力及阻力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法舒地尔短期内应用可显著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相关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WHO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分级,有效改善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而且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功能相关参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住院治疗的55例第一大类PAH患者(不包括艾森曼格综合征)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并依据随访中是否出现临床恶化事件分为临床恶化组(n=20)与无临床恶化组(n=3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重度PAH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功能参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55例患者中有20例出现临床恶化事件,其中2例(4%)发生全因死亡,10例(18%)因PAH恶化再住院,8例(14%)治疗升级。与无临床恶化组相比,临床恶化组的右心室/左心室内径比值、右心室内径与LVEF更大(均P<0.01),每搏量指数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小(均P<0.05),血清总胆红素(P<0.05)与NT-ProBNP更高(均P<0.01)。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表明:LVEF[HR1.66(1.29~2.14);P<0.01)]及NT-ProBNP [HR 1.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眯达普利(商品名达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口服利尿剂、强心剂的基础上加服咪达普利,从小剂量开始,2周内如无副作用渐加至推荐极量,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者心功能状况、6分钟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肾功能、肝功。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前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未发现咳嗽,肝肾功能改变。结论:眯达普利治疗心力衰竭安全且疗效明显,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判断标准是专利法的中争议最大,最难以掌握一项审查标准。现阶段,我国专利创造性司法审查标准中存在较大法律误区,增大了涉及专利创造性案件审判的不确定性。本文以近期美国发生的“Pifzer vs. Apotex案”生物医药专利纠纷案例为实证分析主线,通过剖析美国专利非显而易见性判定原则的历史演进,为完善我国专利创造性的司法审查标准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治疗各类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筛选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ADOⅡ封堵器封堵治疗的VSD患者。采用心电图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评价术后即刻、1 d,术后1、3、6、12个月及每年随访的封堵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共入选93例VSD患者,其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81例,嵴内型VSD 4例,VSD外科修补术后残余瘘7例,VSD封堵术后残余瘘1例。93例患者VSD封堵术均获成功。造影下缺损出口大小为(0.3±0.1) mm。1例(1.1%)患者术后1 d出现脑血管意外,转神经专科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12~107个月),未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完全房室传导阻滞(CAVB)和死亡并发症。术后轻度残余分流发生率为16.1%(15/93),第12个月随访时已降至3.2%(3/93)。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为6.5%(6/93),其中1例pmVSD患儿随访28个月仍有间歇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术后新发三尖瓣轻度反流2例,随访期反流程度无变化,未见新发主动脉瓣反流。结论 经严格筛选的pmVSD、嵴内型VSD、VSD外科修补/介入封堵术后残余瘘患者接受ADOⅡ封堵器封堵治疗安全有效,远期随访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老龄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1例行介入封堵术的老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国产改良双盘pmVSD封堵器或进口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进行pmVSD介入封堵术。分别于术后第1、3、6个月及每年进行随访,评价所有患者的封堵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封堵术后高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1例患者中,即刻封堵成功率100.0%(31/31),完全封堵率为80.6%(25/31)。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80.8±3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2个月。31例患者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1),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3、6年死亡,其余29例患者随访期间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封堵器栓塞、瓣膜反流等严重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封堵器尺寸均为封堵术后高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严格筛选的pmVSD老龄患者中行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高龄与封堵器尺寸均为封堵术后高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的上腔静脉管径指标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房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4例预行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右心导管测量所有患者的右房压,将31例右房压≥8 mmHg者纳入A组,将13例右房压<8 mmHg者纳入B组。经TEE的M型超声测量两组患者上腔静脉最大内径(SVCmax)、塌陷指数(CI),经Xplane模式测量横断面的长径(LD)、短径(SD)和形变指数(SCI)。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双变量线性相关。结果 两组患者SVCmax、S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I高于A组,LD、SD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I、LD、SD与右房压均具有相关性(r=-0.396、0.345、0.415,P=0.008、0.022、0.005);SVCmax与LD具有相关性(r=0.609,P<0.001);CI、SCI与SD具有相关性(r=-0.409、-0.382,P=0.006、0.010);SCI与LD具有相关性(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